时间:2018-12-08 16:47:11 点击: 次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闲言 - 小 + 大
12月5日上午,新华社报道称,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就业工作的若干意见》。意见指出,把稳就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岗位,促进就业创业,强化培训服务,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就业目标任务完成和就业局势持续稳定。 显然,有关就业的严峻形势已经不能不高度重视了。但是,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国内的城镇职工调查失业率几乎没有超过5%。要知道,这个数据虽然是调查的,样本数量有限,可也能说明问题。 啥问题呢?就是说,我国的就业形势“基本良好”,最起码要比美国的就业形势好。比如说人社部从监测情况指出,今年1至10月新增就业累计达到1200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9万人。10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同比持平。三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2%,降至近年来低位。 这些都是满满的成绩。既然就业情况如此良好,那为啥“六稳”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稳就业,而且国务院专门出台有关稳定就业的指导意见呢? 别的不说,就拿近期媒体公开报道的几个事来说吧。 ofo公司是快速崛起的新企业吧,可是公司总部在今年年初的时候,还有3400人,而到了现在,刚进入12月份就只剩下400人了。那这3000人去了哪里?失业了呗。 据《新京报》报道,我国至少有740万农民工“返乡创业”。且不说这能否创业成功?返乡之后,除过继续在农田里劳动,还能有啥“打工”的机会呢?简单点说的话,这740万农民工不就是隐形失业了吗? 至于说,实际的就业形势吧,更是有目共睹。 高层都公开说了,民营企业解决了我国80%的就业人口,尤其是解决了90%的新增就业人口。然而,我们知道的是,近期国内民营经济惨淡一片。这不高层都在为民营企业打气,而且直接说了这都是“自己人”。面对民营企业遇到的困难,政策方面的措施很多,同时还有专门用于民企的纾困基金。 而今天的国务院公开的政策措施就更是非常切实了。不裁员或者少裁员的企业,可返企业50%的失业保险费;鼓励支持创业,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要求各地积极实施培训等等。 分析这些措施,其根本目的就在于稳就业。毕竟,经济形势下滑,各类公开数据也表示出来了,GDP增速6%也是不好作假的,国际经济环境也有很多危险……此时,能够做的就是确保国内营商环境良好,起码能够让更多的企业不至于因为“资金”或者“政策”而完蛋大吉。尤其是,那些遇到了“融资难、融资贵”和“三重门”的民营企业,作为确保就业的主要力量,更是不能出现致命的意外。 问题是,对企业的保护政策都一波接一波的出台,包括给企业减费降税、调整个人所得税、还下调了部分消费品进口关税,甚至还公开有促进就业的《意见》,这些措施能够真正改变我国的就业严峻形势吗? 当然了,任何政策都有个滞后期,指望立竿见影总是不现实的。不过,政策的效果,正常的话,应该是人社部的监测数据来体现。但是,我们能够相信这些“报喜不报忧”的数据吗?调查失业率从来没有超过5%的数据,已经持续三十多年了。尽管也有失业者未必去登记的客观现实,但是,这失业率或者说就业情况的不真实,已经不是一星半点了。 就如人社部说的那些,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有进”,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力度加大”。特别是前十个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新就业149万人,同比增加了2万人。这哪里是真实的国内就业情况啊?分明就是妥妥的自我表彰嘛! 其实,不说我们不相信了,就是从国家不断出台的各项刺激经济的政策中也能看到。特别是,“六个稳”的提出,和今天国务院的促进就业的《意见》,都已经体现出当下就业形势已经不容自作聪明继续“报喜”了。 最后,虽然有《统计法》之类的强制性要求,但是国内的相关统计数据质量还是相当的恶劣。从国家出台的各类刺激就业的政策上来看的话,至少在就业数据的监测上,有关数据根本无法反映真实的现实情况,反而有误导决策的嫌疑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刀枪与文章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