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年轻人为什么连一孩都不愿生了?

时间:2019-01-11 14:57:39    点击: 次    来源:风青杨时评    作者:风青杨 - 小 + 大

从目前部分地区公布的2018年出生人口数据来看,新生儿数量下降明显。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7年我国全年出生人口1723万,比2016年公布的1786万少了63万,下降了3.5%。尽管2018年的数字尚未公布,但出生人口继续下降已成定局。从2014年的单独二孩,再到2016年的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不断调整,但出生人口数量却不及预期。这一数据背后,是更加严峻的现实——很多年轻人连一孩都不生了。究竟是什么成为了他们的“避孕药”?(21世纪经济报道 )

为什么很多年轻夫妇连头胎都不敢生?不得不说,当下的实际育子成本大体触及了普通独子家庭承受力的底线。中国父母都望子成龙,孩子的教育投入在家庭经济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结果是各种昂贵的育子项目纷纷出台,孩子上学有偿择校成为普遍现象。这耗尽了很多年轻家庭的财力。

最大的困难是财政压力,“成本高,养不起”。以广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养育一个孩子,出生前需花费2-3.5万;孩子0-3岁阶段需花费9-27万;幼儿阶段需花费10-20万;小学阶段,如果就读公办小学,加上辅导班、兴趣班的费用至少要9万元,如果读民办小学,将约有20万开支;中学阶段需花费8-45万;大学阶段需花费约15万,如果供孩子出国留学则需花费80万甚至更多。一共68万—230万左右的开支,还未考虑通货膨胀和学区房购买。

在晚婚的大背景下,在照顾孩子的人手上就有很大的缺口。更何况这是一个高房价和高物价的年代。系统照顾孩子找保姆和月嫂需要经济成本甚至还存在风险,而养育一个孩子还需要教育开支,子女成年后的嫁娶成本也都需要父母的投入。要给儿子买一套房就足够花光普通工薪父母的钱了,而为了女儿,父母也希望为之备好足够体面的嫁妆。

那年的《裸婚时代》之所以能够引起了不少年轻人的共鸣,岂是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可以简单解释的。养个孩子从怀孕,生孩子,到养孩子,原挺滋润的小情侣却不得不面对各种难以承受的财政负担也是如今的不得已。
比如现在从入幼儿园挤破头开始,到幼升小,小升初,再到初中考高中,最后到高中考大学,每一次都是家长们实力的正面对决。看看你们身边的那些年轻人,有的房贷每月要还五六千,有的甚至要还一万多。有的连自己的房子在哪、老婆是谁都还是个问号,你让他生?一胎他还下不了决心呢!

现在的80后应该还有印象,他们小时候不仅物价较低,且当时养育孩子也有许多便利之处。比如说当时的县城、乡镇还是一个熟人社会,孩子可以把相当大的范围当做活动空间,弥补了家庭住宅面积的不足;又比如当时汽车比较少,孩子一般会自己步行上下学,不用接送;周末会结伴去附近的空地玩耍,不用刻意创造娱乐空间。大孩子自觉带小孩子,也不用请保姆。孩子上学不用拼谁的衣服好,谁的手机好,谁的父母更有钱,更不用择校。
好多人老误以为农村生孩子多,去看看现在的农村除了少数老人外,大部分人不都是进城打工了吗?自从农民进城打工,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农村生育率下降非常之快!

一个农村女孩,15岁进城打工,到了25岁,她也不会生孩子。她连婚都没结,生得了吗?就算结了婚,两口子都在城市打工,居无定所,经济上也紧紧巴巴,会那么轻易地要孩子吗?资本主义复辟催发中国人口流动大潮,大大降低了生育率,这么明显的事实,砖家们就是装作看不见。

放眼世界,历史上南朝鲜朴正熙政权在1962年开始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随着朴正熙统治的加强,南朝鲜生育率不断下降。南朝鲜政府于1996年取消控制人口政策,随后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然而生育率却依然下降,2005年降低到1.08的极度危险水平。

20世纪60年代,新加坡政府曾提倡“两个就够”,全国生育率急剧下降,80年代时政策取消,并采取政策鼓励国人多生,然而生育率却依然降到了1.1以下。

当1980年中国大陆启动“计划生育”时,曾有一封公开信,信中这样写到:“有些同志担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将来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人口的平均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男性数目会多过女性,一对青年夫妇供养的老人会增加”……38年过去了,这些曾经被认为“因为误解”或者“可以解决”的担心,正一一成为现实,而且日渐严重。

呼吁符合政策的家庭多多生育,不客气地说,恐怕只是有关部门的一厢情愿。其实这也好理解,但凡有孩子的人,都对目前养育子女的成本有切身体会。

有多少家长,仅仅出于食品安全的需要,千方百计为孩子海淘代购奶粉;

有多少家长,受困于老人帮不上忙,又无法放弃工作,因为选保姆、换保姆受尽折磨;

又有多少家长,为了让孩子能上一所好的学校,省吃俭用买了套比自己年龄还大的学区房……

当然,前提还得是孩子健健康康,一旦摊上孩子生病、生了大病,整个家庭恐怕就遭了灭顶之灾。

电影《非诚勿扰》中,葛优在相亲自白中,讲自己“天生胆小,杀人不犯法,我也下不去手”。现在国家已放开二胎政策,许多人也会套用葛优的台词,“收入有限,多胎不犯法,我也不敢生”。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反复辟论(4-4)

下一篇:滥卖证书猛于学历造假,清华帝国狠于权健帝国!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