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关于我国经济形势重大风险的几个问题

时间:2019-02-24 16:53:27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迎 春 - 小 + 大

对于我国的经济形势一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论认识:一种是西方经济学的解释,另一种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认识。

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学的别名,“马克思的经济学说就是马克思理论最深刻、最全面、最详细的证明和运用。”(《列宁选集》第一卷 第14页)

我们必须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来认识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发展趋势,才可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采取适应经济发展的措施,推进历史的前进。

自从2008年爆发世界经济危机以后,对于我国的经济形势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存不存在重大风险;存在什么性质的风险;为什么会存在这种风险;怎样才能“化解”重大风险等。

一、存不存在重大风险

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对于我国存不存在重大风险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认识:一种认为我国不存在重大风险,经济形势是稳定向好;另一种则认为存在重大风险,我们就曾明确指出将要爆发经济危机。

几届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都说我国经济“稳中向好”。例如,2009年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在介绍上半年的经济形势时说:“经济运行中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国民经济企稳回升”、“好势头日益明显”等等。以后几届国家统计局的发言人大体都保持这种基调;有一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竟断言:“中国政府的债务处于可控范围内,中国有足够的资产应对债务风险,不存在债务危机”;更有高官扬言:“用勇气和智慧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并预言“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已进入提质增效的‘第二季’,后面的故事会更精彩”等等。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存在重大风险,我们还明确指出必将爆发经济危机。我们曾不断地发表文章,指出我国爆发经济危机的必然性。如发表了《世界经济危机正向我国蔓延》、《我国必将爆发生产过剩经济危机》等大量文章。在《老花镜下的我国经济形势》一文就指出:“……在我的老花镜下的经济,叫形势相当不妙!”“迟早必将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等等。(《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与我国经济状况》第163页)

现在,我国的领导层承认经济存在“重大风险”,应该说是一个进步,推翻了“不存在债务危机”之类的错误观点,更否定了经济奇迹‘第二季’之类的妄想。但是,现在承认存在“重大风险”的目的,是要“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这种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历史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主观意愿。

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之基础上,认为经济发展存在着不以长官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例如,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不管是采用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经济危机的形态有所变化,如变为债务危机等等,但是,都不可能“防范”和“化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历史反复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当前我国的一些人想“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也是运用错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表现,是脱离实际的主观意愿,不可能成为现实。

二、存在什么性质的重大风险

我国经济面临着什么重大风险?对此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运用西方经济学解释的人说是防范和化解“明斯基时刻”、“黑天鹅”、“灰犀牛”等等。最早提出防范风险的说防范“明斯基时刻”。什么是防范“明斯基时刻”?让人云里雾里,搞不懂究竟是防范什么风险?

西方经济学由于它的阶级属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反映经济事物的本质和及其发展趋势,因此,大量采用比喻手法,回避科学的概念。例如,“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怪圈”、“陷阱”等等。“手”、“怪圈”等都不是经济现象的概括,而是借用人体活动的现象、自然界的现象说明经济生活,虽然形象,但不科学。什么“防范明斯基时刻”,让人云里雾里,说不清究竟是什么风险。

每一种学科研究的对象都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因此,必须有不同的概念和运动规律来概括。例如生物学就有细胞、基因、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物学的概念,根本不可能采用比喻的方法替代,否则就不可能成为科学的生物学。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概念,当前面临的“重大风险”是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经济学的概念就科学。如有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生产等概念。生产是指物质产品的生产,如生产粮食、棉花等;流通是指粮食、棉花等产品的运输等;分配是把这些产品分给消费者;消费则是人们把粮食吃掉。这样一个流程就是再生产过程。

按照生产的规模,再生产又区分为简单再生产与扩大再生产。今年生产5亿吨粗钢,明年还生产5亿吨粗钢,叫简单再生产;过几年生产8亿吨粗钢,就是扩大再生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经济增长。如果消费不了8亿吨钢,不仅不能扩大再生产,而且连8亿吨生产也维持不了,就是简单再生产也不能继续,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上面说的是生产的物质内容,只是生产的一个方面;而生产总是社会的生产,因此,生产和再生产还有它的社会形式,就是通常所说的生产关系、流通关系、分配关系和消费关系。

如在资本主义即资本与雇佣劳动的经济关系下,生产关系是资本家(老板)占有生产资料,而无产者(打工仔)一无所有,被资本家雇佣,从事生产劳动;

在流通领域表现为货币所有者(资本家)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商品;

分配领域表现为资本家占有利润,而无产者(打工仔)获得工资——劳动力商品的价格;

在消费领域,资本家奢侈消费,无产者则贷款消费等等。

这就是当前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社会形式。

所以说和西方经济学相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一整套完整的科学概念,准确地反映了经济活动的本质和运动规律。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是资本家拼命生产,而无产者无力消费,造成相对的生产过剩爆发的危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认为,我国当前面临的“重大风险”是生产过剩的危机,是实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必然产物,靠长官意志“防范”、“化解”不了。

2009年国wu院转发的文件就承认我国一些生产资料生产过剩,包括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煤化工、多晶硅、风电设备等,并明确指出,2008年粗钢产能6.6亿吨,实际需求仅5亿吨左右;水泥产能18.7亿吨,当年产量14.2亿吨,产能过剩。顺便介绍一下,2008年印度水泥产量仅1.7亿吨,美国只有8100万吨,充分反映我国水泥过剩的程度。

政府为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以上,投资四万亿大搞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铁路、公路、机场等),不仅没有减少过剩的粗钢、水泥等生产资料的产量,反而大量增加了产量,加剧了生产过剩的严重程度。

以后虽然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口号,但是,依然要求保持中高速增长(6.5%左右),这种自相矛盾的政策,不仅没有压缩过剩的产能,而且急剧地扩大了产量。

到2017年,粗钢产量由2008年的5亿吨增长到8.3亿吨;水泥由14.2亿吨增加到23.4亿吨;原煤由29亿吨增加到35亿吨等。

生活资料也严重生产过剩:2008年生产手机5.6亿台,到2017年增加到18.9亿台,全国人口每人一台还过剩5亿台。

总之,大量产品已经严重过剩。这就是当前存在着的最大“风险”,性质就是生产过剩。而什么防范“明斯基时刻”、“黑天鹅”、“灰犀牛”等,都回避生产过剩危机这个本质。

三、为什么会存在这种风险

存在生产过剩危机的根本原因,首先是放弃了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道路,转而实行了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经济制度。

毛泽东时期发展经济,走的是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的是公有制经济。当时我国物质生产发展是高速度的,整个国民经济一直是高速增长。短短的二十几年,就把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六大工业国,而且能够生产原子弹、导弹和发射卫星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当时物质生产发展得那么快,但是,产品总是供不应求: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是那时的高档消费品,全国产量分别由1952年的8万辆、6.6万台和不能生产,到1978年的854万辆、486.5万台和1351万只,(《中国统计年鉴》1983 第242-243页)但还是供不应求,需要“凭票供应”,被西方经济学者嘲讽为“短缺经济”;生产资料如钢铁、机械等更是供不应求,与当前经济的生产过剩形成鲜明对比。

改开以来,我国改变了经济发展的道路,放弃发展公有经济的道路,转而发展“外向型”经济:主要是吸引外资,发展外贸,扶持私营经济,改革国营经济,使整个经济都“融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我国的经济也由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成为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度。

实现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必然要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因为,资本家生产是为了追逐利润,加上资本家之间的“弱肉强食”,逼使资本家拼命发展生产,处于竞争和无政府状态;而另一方面无产者出卖劳动力,他们的工资仅仅能够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花完工资以后,还得出卖劳动力。

一方面是拼命发展生产,另一方面是无产者的贫困,因此,生产过剩是资本主义的“常态”,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爆发周期性经济危机。

我国实行了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必然陷入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正如马克思所说:“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资本论》第三卷 第548页)

其次,我国也沿着资本主义的老路,采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妄图“化解”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结果纸币越发越多,债务越来越重,生产过剩的危机也日益加重。这就是形成我国重大风险的根本原因。

四、怎样解决重大风险

怎样解决重大风险?只有根本改变雇佣劳动经济制度,重新回归毛泽东时期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才能够解决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风险。

但是,要根本改变雇佣劳动经济制度,必然要涉及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等的根本变化,问题就不仅仅是经济制度的窠臼,而是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的范围,将在另外的文章中讨论。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幼儿园监控全覆盖,好馊的主意!

下一篇:感恩戴德的猎物,是狼和狐狸的最爱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