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反思改开 > 文章

“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

时间:2019-06-16 16:07:1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旗帜中流 评论员 - 小 + 大

据说,最近又强调“群众观点”和“阶级基础”了。对于这样的事情,我们总是举双手赞成的。

5月17日,“察网”刊登署名“紫虬”的评论文章,称“重提‘阶级基础’和‘群众观点’,符合面临的客观矛盾”。“面临的客观矛盾”何指?文章指出,一是中美对峙,二是国内两极分化。确实,要应对上述这两个问题,都需要立足于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才能在将来赢得曙光。正如“紫虬”的文章所说,中美贸易对峙是“是少数人和绝大多数人的对峙,是不同阶级基础之间的对峙”。文章还指出:“中美对峙中,国内不同的舆论所反映出的,恰恰就是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的差异和矛盾。”

是的,对于任何事情,不同的阶级总会有不同的反应。毛主席说过:“在阶级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阶级地位中生活,各种思想无不打上阶级的烙印。”中美贸易顺风顺水的时候,中国沿海地区生产的大批服装及各种生活用品销往美国,赚钱的是老板、高兴的是政府部门,而工厂里、流水线上吃苦受累的,则是打工仔、打工妹。如今,服装厂、鞋帽厂没有订单了,工厂要关停,老板固然发愁,可是千百万打工者呢?他们恐怕要回到内地各省的老家,然而回去之后他们可能一下子找不到工作,但家里的孩子、老人却在张嘴等着吃饭。

在毛泽东时代,虽然群众生活艰苦一些,但是大家干起活儿来都干劲十足。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没有失业,群众不必为谋生而发愁,无非是吃得差一点,但是全社会差别不是很大;无非是干活儿累一点,但是没有老板、工头欺压工人、没有村霸欺压村民、没有工人维权政府部门不作为。

在旧中国,有地主、恶霸欺压农民,有老板盘剥工人,有官府欺负老百姓,更有黑社会满地横行,国民党政府却毫不作为,只顾勾心斗角、捞官捞钱。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写下过这样的诗句:“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

总之,新中国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不同于蒋介石,就在于是否真的具备群众观点,就在于骨子里为哪个阶级服务。

我们不由得想起伟人毛泽东说过的这样一段话:“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

毛主席是在什么背景下说这段话的呢?

1944年,正值抗日艰难时期,日军为了逆转它在太平洋战场上急遽失利的厄运,提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的设想,后来日军大本营将此计划命名为“一号作战”,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主要内容是先攻占平汉铁路南段,进而打通湘桂及粤汉铁路两线,摧毁中美空军基地,防止美国B29重型远程轰炸机对日本本土的空袭。自发动“一号作战”短短数月,河南、湖北、湖南相继沦陷。6月18日,长沙失守。衡阳是连接东南和西南的战略要地,包括航空、水运、铁路、公路,战略价值远重于长沙。如果衡阳也很快失守,那么日军必然会速下桂林,桂林等西南重镇岌岌可危。一旦这些重镇失守,那么美军在西南苦心经营的飞机场必然化为泡影。

1944年6月23日,日军向衡阳发起第一轮进攻。驻守衡阳的国民党第十军奋勇激战,守城47昼夜,中国军队伤亡约15000人,直至阵地全毁,伤亡惨重。8月7日夜,第十军军长方先觉派参谋长孙鸣全与日军谈判,停止抵抗。衡阳于8月8日陷落。

衡阳失守后,1944年8月12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了一篇社论,题为《衡阳失守后国民党将如何》。社论不仅阐述了衡阳失守在军事上、经济上对中国抗战即将带来的种种不利,同时分析了国民党正面战场连连失利的原因:政府一手包办、过分依赖盟国、拒不动员群众——这就是国民党政府自抗战爆发以来一直采取的消极抗战、片面抗战的路线。社论明确提出,要坚持抗战直至胜利,国民党的政策必须改变——变消极抗战为积极抗战、变唯武器论为武器与人民相结合、变防制人民为依靠人民、变压迫民主为实行民主,等等。

毛主席在修改这篇社论时,加写了几段话。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社论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要民众,虽危险也有出路;不要民众,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国民党有识人士其思之。”

回顾抗日战争的历程、回顾解放战争的历程,毛主席这段话,不是在国民党身上奇妙地应验了吗?回顾毛主席逝世后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再来认真读一读、品一品毛主席这段话,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呢?今天我们面对美帝国主义挑起的贸易战、面对日本军国主义的逐步复活,如何应对?是采取消极的、片面的、少数“精英”分子包办的路线,还是采取群众路线?面对今天的反腐败斗争,我们怎样才能取得全胜?是采取消极、片面的路线,还是采取群众路线?当下的其他各种社会问题,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分配公平问题,看病难、上学难、住房难,乃至于拆迁补偿问题、学生高考公平与否问题,无不与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相联,无不与相关政策相联,因此“一切问题的关键在政治”。而上述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能否让群众满意,是否真正为群众谋利益,都与是否真正实行群众路线有关。孙中山先生说过:“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之事就是政治。”既然是“众人之事”,要把它管理好,当然离不开人民大众,因此说“一切政治的关键在民众”。

然而问题是,如果是真正的共产党,就要真正站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一边,而不是口头说说而已,不是忽悠人民、利用人民。1943年,毛主席在延安中央党校的一次谈话中指出:“国民党也需要老百姓,也讲‘爱民’。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古代还是现在,剥削阶级的生活都离不了老百姓。他们讲‘爱民’是为了剥削,为了从老百姓身上榨取东西,这同喂牛差不多。喂牛做什么?牛除耕田之外,还有一种用场,就是能挤奶。剥削阶级的‘爱民’同爱牛差不多。” (1943年8月8日《在中央党校第二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7—58页)

是啊,一个社会,如果不生产,一个星期也维持不下去。而要开展生产劳动,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人民群众。“改开”40年来,沿海地区大力发展轻工产品制造业以满足出口换汇,难道不是靠了内地各省跑去打工的农民工吗?然而,这些农民工在深圳工作了二十年、三十年,现在年过半百,却没有退休金、没有养老保障。特别是那些在工作中受了工伤、得了尘肺病的工友,很多人至今得不到应有的赔偿,有病不能医,只能在家等死。“改开”之后,某些“精英分子”曾得意扬扬地将我国农村比作“蓄水池”,把亿万农民工比作“水”,沿海地区需要劳动力了,亿万农民工招之即来,不需要劳动力了,则挥之即去。“改开”40年来,我国农村已经高度“空壳化”,不仅劳动力大量外流,而且农村的各种建设全部荒废,农民工一旦返乡,则无处就业,而种植业早已没有经济效益、越干越赔钱。多年来,这个“蓄水池”已被榨干了。毛主席1943年在延安中央党校的讲话中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把老百姓当牛去挤奶汁,有这样的共产党吗?可能有,但不应当有。”

不久前,河北省阜平县城南庄花山村发生了野蛮拆毁毛主席塑像的恶劣事件,引起了全国各地网友的一致谴责。城南庄花山村是抗日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机关旧址。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在进京之前曾在此住过46天。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本上册第八单元第28课的课文就是《毛主席在花山》。毛主席住在农民家里,房屋门口花椒树下有个碾米的碾子,村里的百姓每天来碾米、碾小米、碾玉米。工作人员怕碾米的声音会影响毛主席工作,就暂时不让村里群众来碾米。毛主席知道后,严肃地说:“这会影响群众吃饭的,不能因为我们在这里工作,就影响群众的生活。昨天傍晚,我们一起散步,你也看见了,这个村只有两台石碾,让乡亲们集中到一个碾子上碾米,就会耽误一半人的正常吃饭。”又到碾米时分,毛主席命令警卫员立刻把村里群众请来,并且亲手帮助老乡碾米。

有人会说,毛主席这样做,是不是“亲民秀”呢?我们说不是。为什么不是?我们纵观毛主席一生,他老人家不仅亲民,更为人民的根本幸福做了很多大事,例如打倒了剥削、压迫人民的地主、资本家、官僚,使农民有了土地、让工人参加企业管理,例如让工农兵上大学,例如要求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又例如带领人民建设起完整的工业体系、造出了“两弹一星”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幸福。毛主席从来不搞小恩小惠或者假仁假义。毛主席主张:“所谓仁政有两种:一种是为人民的当前利益,另一种是为人民的长远利益,例如抗美援朝,建设重工业。前一种是小仁政,后一种是大仁政。两者必须兼顾,不兼顾是错误的。那末重点放在什么地方呢?重点应当放在大仁政上。”毛主席还说过:“人民的生活虽然要改善,但一时又不能改善很多。就是说,人民生活不可不改善,不可多改善;不可不照顾,不可多照顾。照顾小仁政,妨碍大仁政,这是施仁政的偏向。”正因为如此,“改开”以后,走资派和“精英分子”都污蔑毛泽东时代群众生活苦,还埋怨毛主席让群众勒紧裤腰带却大力支援朝鲜、越南去打仗,等等。其实,毛泽东时代群众生活虽然艰苦一些,却没有少数“先富起来”的人挥金如土、骄奢淫逸,只有党的各级干部与群众同甘共苦。正因为如此,尽管那个时代群众生活艰苦一些,毛主席仍然受到全国人民爱戴。

如果像毛主席那样真正走“群众路线”、真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即使群众一时有意见,甚至采取激烈维权行为,也不可怕。毛主席1957年就曾说过:“你们怕群众上街,我不怕,来他几十万也不怕。”这就是毛主席说的:“虽危险也有出路”。

反过来,即使群众生活有一定改善,但如果社会不公加剧、群众各种基本利益受损,那就会像“改开”以来人们常说的那样:“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如果不是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如果社会两极分化越来越大,然后再拿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不断地“作秀”,那么群众一眼就能看出来。那样的话,“一切必然是漆黑一团”。

“不解决要不要民众的问题,什么都无从谈起”!

这个道理,难道不是很明显吗?蒋介石、国民党不懂这个道理,因此失败了。毛泽东、共产党深谙这个道理,因此得到人民的拥戴、赢得了革命的胜利。当今的某些人士,亦应思之!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用毛泽东思想审视今天的中美对峙

下一篇:假如余则成没有牺牲,一定是老左派!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