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30 08:06:2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论资本主义复辟和反复辟(5-4) 戈尔巴乔夫时期的东欧(包括前南斯拉夫)的改革,在1988年前受戈氏改革的影响并不突出。1988年戈氏改革的影响首先在匈牙利和波兰开花。1988年5月匈工人党核心领导班子改组,格罗斯当选为总书记,并最先提出政治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由此,出现各种思潮、派别、势力的混乱局面。1989年1月党中央政治局委员波日高伊宣布“1956 年事件”为人民起义,公开领导层分歧。1989年2月中央全会为“1956年事件”平反。1989年3月工人党《近期行动钢领》发表,其目标是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并决定向市场经济过渡,实行所有制改革、自由选举和多党制,奉行独立外交政策等。1989年6月举行“园桌会议”至9月,会议决定修宪法改国名。1989 年 10 月匈工人党代表大会召开,会议决定工人党改组为社会党,工人党分裂。1989 年 10 月国会修宪法改国名。1990 年 3 月举行自由大选,反对派“民主论坛”获胜并取得主政权。而在波兰,此前出现过多次罢工潮,而在 1980 年的罢工潮中产生了“团结工会”。1988 年 6 月 波兰出现所谓“制度内反对派”和“制度外反对派”的论说。1988年8月波兰工人党与“团结工会”开始酝酿举行“园桌会议”问题。1989年1月波党十届十中全会通过《政治多元化和工会多元化决议》,2 月“园桌会议”开始举行,4月国会通过“团结工会”合法化方案。“园桌会议”决定:实行自由选举和议会民主等政治制度。1989年6月举行自由大选,“团结工会”获得议会多数席位。尔后,波兰工人党组阁失败与放弃,1989年8月24日,以“团结工会”为首的新政府成立。新政府立即推动私有化等西化政策。1989年12月29日更改国名。1990年11月“团结工会”首领瓦文萨当选总统,取代前波兰工人党领导人。其他东欧(包括蒙古、前南斯拉夫和阿尔巴尼亚),在1989至1990年经过政治多元化或多党制,或由自己内部分裂,自己搞垮自己;或主动退让,包括交出政权;或因冲突斗争,军队倒戈等,都不同程度地走上西化资本主义道路,甚至是国家分裂和战乱。华—邓—江—胡的中国改革和复辟。新中国蜕变的转折点,是1976年华国锋发动的“十月政变”。华国锋因其官僚主义者阶级左翼(两面派)立场的隐蔽性,而于1976年2至4月获得了第二位领导权。1976年9月9日毛泽东主席逝世。此后,华氏立即着手政变活动,并 在 10 月 6 日非法逮捕江青、张春桥等四位中央革命派领导人,还大批革命左派, 相反地却大批启用文革中受冲击的干部和右派,混淆阶级斗争阵线,放弃真正的 无产阶级专政;另一方面又继续坚持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阶级斗争为纲,坚 持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等。所以,直到 1978 年底其“抓纲治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的本质就是:对马列毛主义的背叛。具体地还表现在:1977年停止批邓,同意邓氏复职,允许安微省委农村政策的转变,实行“洋跃进”和允许铁托访华及其带来的干部出国访问考察热,并确定了积极引进国外先 进技术和资金、大胆进入国际市场的对外开放政策和向东欧学习的意向。正因为 如此,以 1978 年 5 月 11-12 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和《解放日报》发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为开端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实质上的“砍毛旗”和“非马化”)才得以兴起。6月邓氏公开支持“真理标准问题讨 论”,9 月邓氏在东北三省和河北、天津等地“到处点火、引向深入”,并提出:“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生产力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比资本主义的慢,那就没有优越性,这是最大的政治,这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胜谁负的问题”。可见,“唯生产力论”和“阶级斗争熄灭论”重新抬头。1978年11至12 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华国锋主席和汪东兴付主席分别就“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等作出检查或检讨。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邓小平作主题讲话,肯定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调 整了中央核心领导层,作出工作重点转移决定,讨论了文革及此前的重大历史问 题,为“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平反,否定了无产阶级斗 争的成果。“阶级斗争为纲到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路线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和复辟正式拉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大规模平反,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反对错误倾向的斗争不搞人人过关和运动,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解散农村集体经济,扩大企业自主权,建立对外经济特区。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等。一方面是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华国锋退位,选举胡耀邦为中共中央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委主席,又举起毛泽东(前期思想)旗帜;另一方面提出新道路的“十条”。如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及其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否定社会主义条件下新生剥削阶级的可能,放弃无产阶级斗争(实际中只开展了反对现政权的资产阶级自由民主化的阶层斗争),促进经济全面高涨(包括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实行计划经济 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民主政治建设(包括干部“四化”),精神文明建设,国防 建设,对外关系,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内容。1982 年“十二大”召开,邓氏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982 年制定新宪法,废除地方革委会体制,新设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废除人民公社体制,建立乡村政权,人大代表实行差额选举和(县乡两级)首选,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清理“三种人”,整党而清理反对者。1984 年十二届三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社会主义 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推行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厂长负责制 和“价格双轨制”,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提出“一国两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和“复关”申请,对外国际关系政策彻底转换。实行干部差额选举,讨论政治体制改革。1986年大学生游行和撤销胡耀邦总书记职务,确定赵紫阳代理总书记。1987年“十三大”召开,提出“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名,并给出内容概括;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其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提出党政分开,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干部分类管理和公务员制等。1988 年提出沿海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修宪让私营经济合法化,恢复军街制。1989 年扩大民主党派人土参政的权利和岗位。腐败现象长期泛滥,走精英文化之路,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形态大规模涌入。1980 年代初的“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大讨论”和 80 年代中后期的“文化热”(中西文化与现代化讨论),反映了西方资产阶级文化意识在中国的兴起和意识形态领域多元化格局的形成,并酝酿着中国改革开放重心的转移。1989年4月前胡总书记去逝。随后,中国学潮大爆发并获得广泛的支持,但转成“六四事件”,赵总书记被撤职,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对中国实行制裁,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严重危机。此后,江泽民被选定为中共总书记,邓氏也被迫退职。面对国内危机和国外“苏东剧变”等形势,“韬光养晦”的片面求和的外交方针出台。同时,面对国内和国际的危局,中国出现改革大反思和两种改革开放观的激烈斗争;但并没有形成明确的无产阶级斗争。1992年初,已退职的邓氏推出“南巡讲话”(以中央2号文件下达),讲话中说:“谁要改变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老百姓不答应,谁就会被打倒”,“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国富裕”,“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 济手段”,“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不争论,大胆的试”。由此,中国立即出现大改革,大开放。1992 年“十四大”召开,确定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全民经商和民工潮涌现。大批提拔年轻干部,优待精英政策开始。1993 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基本框架和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的互接互补,提出了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和建立以产权(资本)制度为核心的现代(公司制)企业制度及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等概念。随后,企业改制(首先是乡镇企业和国有小企业改制),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转让。1994 年实施财税计划等宏观调控制度大改革。1995 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国有经济改革的“抓大放小”(小私有化加快)和“减员 增效”及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为重点的对外开放政策。大规模立法,海外型人才涌入干部队伍,干部任用开始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1997 年“十五大”召开,提出“邓小平理论”的正式命名;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纲领;说 明了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其资本控制力上,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多样化(股份化),在国有经济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可以减少国有经济,非公有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所有制结构的大变化加速了;还提出“按要素分配”,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出建立法治国家,实施司法改 革等。1998 年提出经济全球化,并开始科教文卫大规模的产业化。1999 年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提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并要求加快对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至此,“国退民进”和“县域经济民营化”等(私有化)大潮涌现,企业和职工身份“双置换”。到 2000 年,大多数国有大 中型企业进行了改制,地(市)县以下国有企业和其他企业改制基本完成。2000 年 10 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2000 年,江泽 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国际经济“接轨”。2001 年在中共八十周年党庆大会上江总书记发表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改进党的领导方式、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扩 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吸收新社会阶层的优秀分子(资本家)入党,公开表明了党的主体基础和党性的转换。而党员和党性的变化都是党的路线变化的结 果。据2000年国家统计局(是最保守的)测算,中国社会的基尼素数达0.417,早已超过国际上 0.30 的警械线,这表明:中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分化已十分明显。虽然中国的民主化改革力度逐渐加大,但一个“高度集权的官僚(和泛官僚)体制”并没有明显地改观。在中国这个“官本位”社会里,现实已足以证明:一个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已经形成。所以,2001 年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加入“世贸组织”和在党庆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等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复辟已经基本定型和基本完成。2001 年以后,改革开放继续发展。2002 年中共“十六大”召开,胡锦涛当选为总书记,主要领导人实现平稳交替;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由“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变成“两个先锋队”(“全民党”)。2003 年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筹。建立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深化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金融改革,寻求国外战略合作者。随着“入世”,外资大量涌入,出现所谓第二次战略转移,外资增资扩股、并购等形式广泛发展,中国的产业和市场多为外资控制。2004 年因“国企改制之争” 而带来了中国第二次改革开放大反思和泛左翼思潮(包括马列毛主义)的广泛兴起,其中也维护了中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格局。2004 年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 《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要求精减领导副职职数和决策层次,加 大干部民主化的范围和力度,扩大干部任用的民主推荐、公开选拔、多方交流,扩大基层干部的选任范围和上升通道。出台《公务员法》。颁布非公有经济发展“36 条”。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私有化)。2006 年以“新西山会议”召开和 《炎黄春秋》期刊为代表,资产阶级西化民主派重新兴起。2007 年“十七大” 召开,统一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和理论,并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 提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 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及原有基本政治制度。随着“入世”和加快“走出去”战略的 发展,外贸高速增长,外贸依存度走入世界前头,对外储备资产猛增,达几万亿 美元,且大多数为美元资产,“中美国”形成。2008 年因国外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而生的中国经济危机爆发,人民群众身受其害。同时,进入新世纪以来“权力资本化”态势更加走高,还出现了新型的大规模的“外向型腐败”。随着国内外资 产阶级剥削的加深,群体性事件即人民群众的斗争不断兴起,国家维稳投入和建 设大大增加。面对新形势,“十七大”以后“特色派”内部具有改良性质的“重庆模式”出现了,它还获得了众多支持,声誉日隆。2012年3月,中共中央整治领导“重庆模式”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薄氏,标志着中共内部危机的再度出现。 在越南,1986 年越共“六大”召开,提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初级阶段理论”,开始“革新开放”。经济改革开放上,学习中国,农业中推行家庭承包经营,扩大国有企业自主权,允许多种所有制经济存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商品 经济,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同时进行政治改革。1999 年以资本为主导的《企业法》颁布。2000 年与美国经济关系实现正常化。2001 年越共“九大”正式提出 “社会主义定向的市场经济”。2002 年国会实行质询制度。2006 越共“十大”召 开,越共总书记实行差额选举,国会议员实行直选,并加入了“世贸组织”。2006 年,其资本主义复辟完成。在老挝,1986年前虽然原全民(国家)所有制经济和农业合作社占优势,但仍然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1986年老挝人民革命党“四大”召开,总书记说,我们的主要缺点是急于取消非社会主义经济成份, 提出了革新经济体制的一些设想,指明老挝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初级阶段”。1987年解散农业合作社,推行家庭承包制。1990年3月政府提出《关于把国有企业转换为其他所有制形式的决议》,加快实施经济转轨。在古巴,转入后社会主义时期是从劳尔“新政”开始的,主要标志是:2010年古巴总工会的宣布和2011年4月古共“六大”通过的《经济与社会政策纲要》里提出扩大合法个体私有经济发展,包括农民承包土地,国企“大裁员”等新经济路线的出现。 目前,它总体上还处在过渡中。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