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3-28 16:23:30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远超预期的法国“黄马甲起义” 法国“黄马甲”抗议运动2018年12月1日激烈起来,冲突场面激烈程度远超预期,以致于法国媒体毫不犹豫地将之称为“起义”。事实上,清晨6时,香榭丽舍大街便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所有进入香街的人员都需要被仔细检查背包并出示身份证,巴黎多条地铁线车站被迫关闭。巴黎警方此前已要求市府转移所有可被用于向警方投掷的市政设施,并部署了超过4000名警力。据法国内政部消息,15时全法约有75000人参加“起义”、95人受伤(其中14名警察);警方共逮捕263人。 硝烟弥漫,火光闪闪,水龙飞舞:幸好这样的场景发生在12月1日的巴黎,而不是三周之前:11月11日,法国总统马克龙邀请来数十国首脑在凯旋门下举行隆重仪式,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百年,向世界昭示和平的信念。没想到一周不到(11月17日起),便开始了抗议油价上涨的大示威,连续三周堵路抗议,每个周六都在巴黎举行示威游行。由于参与示威者大都披交规指定驾车人必备的黄马甲,因此被称为“黄马甲运动”或“黄衫军”,抗议的诉求也逐渐从最初的抗议高油价演变为抗议购买力下降及社会不公。 尽管警方事先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12月1日发生在巴黎的示威仍然出现了失控的场面。由于警力主要部署在香街一带,尤其是总统府爱丽舍宫附近,而且进入香街必须接受安检和身份检查,因此当天上午香街的示威人数并不太多,而且在现场接受采访的示威者表示赞成和平抗争,但示威者在接近警戒线时仍然受到了催泪弹和高压水龙的“侍候”,部分示威者因此受伤。但他们仍然抵达了香街尽头的凯旋门,在无名烈士墓前举起三色旗,高唱马赛曲,上演了极富象征意义的一幕。不知是谁在他们之前留下了标志性的口号:黄衫凯旋! 由于警方集中全力守卫香街,大批示威者便在周边街区与戒严的警察发生冲突,开始打砸商店银行、烧车,距香街较远的老佛爷、春天百货所在旅游购物区也未能幸免,截止下午,巴黎市中心至少有几十辆车被烧毁,几十人受伤,逾百人被捕。当天受灾特别严重的是巴黎富人最密集的8区和16区。 发生在法国各地的黄衫军示威,总体来说并未出现如巴黎那样的暴力场面。现场接受采访的人大都表示尽管自己主张和平示威,但面对暴力示威现象,他们往往表示责任在政府,因为总统、总理和部长都坚持要大幅提高柴油税,而这一政策恰恰是引起黄衫军示威的导火线。 不少人还指出,迄今为止政府的态度是毫不让步,在这种情况下,要抗议运动始终保持和平形式是难以想象的,因为法国历史上无数事件表明,面对无动于衷的政府,民众的诉求往往以暴力的形式结束并赢得胜利。这次可能也不例外。 政府从黄衫军示威开始之后不断给这一运动抹上暴力色彩,但是民众都知道示威者绝大多数都是所谓的贫困中产阶层,他们属于社会底层,现在是因为忍无可忍才走上街头,警察的基本队伍来自这一阶层,因此试图以抹黑去削弱抗议的正义性对公众舆论不起作用(最近民调已经多次证实这一点),对警察也不会起作用。 此外,执政当局在议会拥有的多数也出现了令人不安的迹象,有些反对党(例如共和前进党)议员已经开始批评政府的应对策略,甚至因此被逐出多数党议员团。在这种情况下,要继续表现强硬立场,除了激化矛盾,恐怕不会有任何积极的意义。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政府一直以环保和能源转型为依据去捍卫提高柴油税政策,并抬出在法国颇得人心的前环保部长于洛为招牌,称柴油加税是于洛的建议。于洛最近表态拒绝背锅,称加税建议是他提出的,但他始终强调这一政策只有以“社会福利陪伴”政策为前提才有可能实施,但他的这一要求在政府内始终没有得到回应。同时,他还表示,如果真的出于环保目的加税,那么加税的收入就应该反馈到能源转型上,而政府恰恰不想这么做。据媒体披露,对燃油加税的收入,只有一小部分计划用于能源转型,这更坐实了黄衫军的指责:加税是实,能源转型只是借口,并非政府的当务之急。 即使以马克龙的“法国能源多年计划”为准,法国的“去核能计划”在前政府的基础上又延后了十年(从2025年推迟到2035年),关闭核电站的起始时间也要到2027年,即在马克龙能够连任的前提下,也得等到他下台之后。因此,很难让民众信服能源转型是现政府的当务之急。 欧洲“黄背心运动”也蔓延至比利时。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也有成千上万身穿黄色背心的示威者走上街头。抗议活动期间,欧盟委员会总部附近的2辆警车被焚烧。 示威者封锁街道数小时之久,造成交通混乱。和法国的示威者一样,布鲁塞尔的民众走上街头抗议高昂的油价和物价。 一些示威者还向警方投掷物品、石块和鞭炮,警方使用了水枪,并逮捕约60人。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黄背心”又要举行抗议活动!
下一篇:土耳其共产党员当选通杰利省长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