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天地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艺天地 > 文章

夏流森的发财梦

时间:2020-10-06 08:54:0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不屈不挠 - 小 + 大

夏流森的发财梦

 
(一)引子 ,这小子有的野
一个不含添加剂、间隔四十年后才解密的真实故事。
话说,在崇启长江大桥北侧往东约二公里左拐弯的地方,有一条南北向的省际公路,公路东侧三十米处小河边上,住着一户普通人家,宅主叫夏流森,他是上门女婿。
上世纪七十年代未,还不到四十岁,长得腰圆体壮,与人争吵时,喉咙响得如铜钟,仅用一只右手与任何人可以单挑。文化不高,斗大的字,只识满十来筐。从小不知从何处学来一套骑自行车车技?能单轮骑 ,双脱手骑,能脚扶笼头手摇车 ,能屁股坐在笼头上,眼睛向车后望,还将半个身体斜插穿在自行车三角架内,一手摇车,一手将看客丢在地上一分、二分、五分硬币,从地上捡个净光。每次表现不超过二十分钟,每次收入在一元钱以上, 那时农民日收入在七毛到一元之间。表演前,一定先让看客将钱丢在地上,约超一元后,他才表现。
演毕,人们伸出大拇指说:这小子不简单,有一手!

(二)栽了跟头
一个上门女婿,自恃力大无比,还加一手好车技,从不把生产队邻居看在眼里。出工拖拖拉拉,收工总是急先锋。不占到便宜,自认吃亏 ,若有别人对此不满,便吹胡子瞪眼珠,还要伸拳弄臂,跃跃欲试。
总有一天,厄运降临,他在向别人发威慑的时候,邻居们已经忍无可忍了,突然,有一个叫苗新的后生高喊一声:大家一齐来,给我打!
于是又跳出来三个人 ,一共四个男儿,不管三七二十一,拳头和巴掌如雨点般地朝着夏流森的脸上、身上落下,并提起几脚把夏踢倒在地上。这时的大力士,早已成了落水狗,一无有招架之势,不停地喊着:兄弟、大哥饶命,我错了!
问:以后再猖狂呗?
答:不敢!岂敢!
四男子怒喝着:飞来燕子想吃当地鸟,没门!以后你若再敢凶?非打断你手脚不可。
夏流森从地上爬起来,发现满口血从嘴里流下,二颗门牙断掉,断掉后的门牙在哪里?到底也没有找到,估计在慌乱和疼痛中,被咽到了肚子里。
从此,他不再敢动邻居半根毫毛,表面上装作若无其事,心里总想着要报这一剑之仇,背后常与人说:他们欺人太甚,就是一伙强盗,此仇不报,我枉做男子汉。

(三)九岁的岳父
上门女婿容易被人欺,可夏流森在家说话是一言九鼎,妻子和岳父作不了半点主。因为,丈夫强悍脾气爆,喉咙筋伸长时,喊话如放炮,和为贵么,所以,妻子习惯了忍让。而岳母早逝,岳父只有九岁,不!名字叫九岁。
岳父也是穷出生,不知学堂门往哪个儿开?岳父小时候父母给他取的乳名,早失传,已无人知晓,据说在九岁时得了一场脑炎,事后,记忆减退,人家问他几岁啦?他年年答:九岁。又有人问他叫什么名字:他次次答:九岁。
于是,这″九岁″就是他岳父的年龄和名字的公用称谓。九岁平时不吭声,虽智商有问题,但只要在有人带领下,农活样样都可以干,他成了夏流森只负责管饭,不花一分钱而随意使唤的奴隶。

(四)晴天一声辟雳
上世纪78年下半年,农业战线吹来一股风。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血手指印》,大胆地对人民公社大集体提出了挑战,要求分田到户,实行单干。此举好象得到了从省到中央的部分领导的认同和赞许。这股风迅即吹拂全国960万平方公里,一些人亢奋得晚上睡不着觉,浮想联翩,暴富之梦,开始编织,好多人想出了精神病。江苏省沿江县的夏流森,就是其中之一。他思考着,人算真不如天算,我要出去赌一把!就算是万分之一希望,我也必赌,赌,有出人头里的希望,不赌,希望为零。
哼!长期欺负我的一帮乌龟王八蛋、小杂种们,别狗眼看人低,若我赢?你们就要跪倒在我的脚下,就会叫我爷爷,然我还不一定认可你们为孙?
1979年春节,刚吃过大年初五早饭的夏流森,迅即骑车到大队支部书记家,提出分田要求,畅谈其今后的打算和抱负,要求坚决向小岗村八手印者学习,非干出一番事业不可。支部书记听了,如遭遇五雷轰顶,楞了半天后才慢慢反应了过来,眼前这个混混,几斤几两,别人不清楚,而我最清楚,怎么能痴心妄想,异想开天,要做惊天动地之事?这不是明显发高热说梦话吗?嗨,吃错药了!
不!这是大年初五上午八点整,而夏流森就在对面坐,并激情面怀,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畅谈着。
此事非同小可,是一个政策问题,于是,大队书记立即打电话请示公社党委书记。得回复:大队党支部应先集中讨论,二天后有书记将讨论报告送往公社党委办公室,并带夏流森一起前往。
初八上午,公社会议室隆重召开紧急重要会,参加的有公社正、副书记和各部门主要负责人,县委负责人和县记者站记者也前来参加。
夏流森来到公社会议室门口,面痶的脸通红,二脚抖动得厉害,秘书招呼他进去,他却呆立在门口始终不敢踏入,后来被大队书记一把拉了进去。
会议室约有十多人,眼睛一齐注目和打量着他:瞧夏流森,约近一米七身高,穿一套蓝卡奇新装 ,新理三、七开头缝,黑幼幼的四方脸上,嵌入一双滚圆的眼,老实巴结中透露着几丝奸诈、几分傻相。县委负责人主动站起来与他握手问好。
一阵寒喧过后,先静听他谈要求、设想和计划。夏流森结结巴巴地说:
我已整正想了六天六夜,一定要以《十八个血手印》农民为榜样,在农业上干出一番事业来,恳求领导们将我全家六口人的地,从生产队总田亩数中按实际比例划给我,我保证完成上级规定的粮食增购任务,并且按计划数地亩来种植棉花,保证一举夺高产。并超过本生产队亩产量二层至三层多。
当即立下军令状,不达诺言?我夏流森改成冬流孙,你们都可以骂我混蛋;不达诺言?到年底寒冬半夜去投南边长江。
引来大家哄堂大笑!
公社党委书记连连摆手说:大可不必!大可不必!又说,听上去虽粗 ,但显示得多么纯朴,这就是我们新一代的农民本质,让我们看到了农业发展的希望。
不几天市政府也知道了,来往电话和传真不断。上级要求大队支部抓紧落有关事项,这是配合上级政府工作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必须要无条件地扶植他、支持他、鼓励他,绝不能半途而废。
从此,夏流森的三间砖瓦平房内,天天来客不断,东西邻居如入一头雾水,分不清东西南北,弄不清这家到底中了什么邪、高了什么运?

(五)精心设计,方案出台
根据其本人的要求和特点,又结合沿江县的优势,经公社和县级领导的反复研究和商讨 ,决定重点扶值夏流森种植棉花。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和政府对棉花的重视,要赛过对二弹一星的重视,因为,二弹一星是出于战略需要,是出于保家卫国需要,而棉花生产,是直接到现阶段的七亿人民每一天生存的必切需要。棉花不仅能解决人民的穿衣,还是造纸、制药和国防工业的需要,棉花还可以出口换外汇。那时,棉花在国际上是抢手货。
当时的沿江县,是全国响当当的棉花优质高产的产棉县,学沿江,赶超沿江,是全国掀起的口号。全县平均皮棉亩产量在六四年就已经超百斤。
当时,谁生产队能搞亩产量超一百五十斤,生产队长就是棉农专家,就是劳模,就能入党,就能提干。谁生产队超亩产一百五十斤 ,这个生产队的社员平均月收入要超过三十元,要知道,那时的民办教师月收入也只有二十四元。
所以,谁有能力亩产达一百五十斤,你就是劳模,达到一百七,棉农专家的桂冠就让你戴上,若超过一百九十斤、或达二百斤,这就是你摘下了桂冠顶上的绿宝石。
那么,不仿一试,看这个夏流森到底有没有这个福气?
一旦成功,那是分田单干的巨大成功和胜利;一旦成功,鲜花和掌声、奖金和政治待遇,将会与夏流森主动紧紧地拥抱;一旦成功,当地各级政府名声响彻云霄,士途无限好。
一个好梦进入程序,正在设置中。

(六)环环设计,紧锣密鼓
二个月后,该生产队将省道旁一块连成片的七亩良田,划到了夏流森的名下。公社党委抓生产副书记专门负责牵线、搭桥,协调和挂帅,公社农技站正副站长积极配合指导,大队书记和革委会主任 ,必须当作头等大事来抓,不得有半点闪失和冷嘲热讽,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夏流森也如换了一个人,好象年青了十岁,有一股使不完的劲,他带领着妻子和刚初中毕业的女儿, 还有九岁岳父,一齐投入到了紧张、烦忙的春播工作中。有乡农技站供应最好的棉花种子,正副站长必有一个天天在场热心指导。这里农村习惯是麦子与棉花套作,当时集体是化肥计划供应,而他是尽量、且优惠供应,而且是供应最好的清一式的施素双斤化肥。
一优质高产棉花,个人单干承包样板示范块,瞬间如石破天惊,拔地而起!路旁竖起了一块四米高的招牌,上面书写着密密麻麻的白底黑字,特别引人注目。

(七)天助一臂之下出神奇
夏流森与九岁岳父一行,起早搭夜,在公社、大队主要干部和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和关怀下,努力深耕、松土、除草,合理科学定苗、剪苗,每间隔二十公尺设一条排水沟,做到雨尽田干。六月份不断轻施提苗肥,进入七月下旬又重施棉花花玲肥,于是,七亩棉花地,整齐划一,长得都有齐腰高,下面开始结出小棉桃。初具成规模,长势特别喜人。与临近生产队比,一个是十七、八小伙正气旺,另一个是孩儿要吸奶盼成长。
八月,棉苗健壮,绿叶成行,红、黄、白花,花蕾竞相开放。七亩棉地已将泥土覆盖上,宝塔型的棉桃树挑株上,结果忙 ,高产和稳产已充满了希望。路过的、参观的,都无不赞赏。
突然间,也记不清是从哪天开始,省道旁的轿车和参观者的包车,落续不绝,大队支部书记和公社党委书记,三天隔二头来接待县、市、省最高领导。各地观模、参观和来访不断。
上级通知大队,要求让夏流森参加大队所有会议,并列习大队党支部会议,还关照夏流森书写入党申请报告。
不几天,夏流森成了预备党员,他脸上虽淡然,但心里乐开了花。暗暗地思衬着:官运和财运,就要降临我也!
晚上收工回家,有时还哼起了几声军营小调: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
邻居们嫉妒得很,都骂他是现世宝、不要脸,听到他唱这些不入调的歌,心里隔夜饭都要呕吐出来。

(八)高潮
八月份中、下旬,棉花开始大批结果,棉花棵棵已长成约一点二米高,成宝塔形,梯形式下面挂面了小棉桃。不管谁看了,都喜上眉梢,大家没有人怀疑,奇迹终将会出现。
省道旁二边有二十来面小红旗迎风招展,各地来客、各种车辆,来回穿棱忙绿。一队队、一群群人,转圈观望,有指指点点,还有高谈阔论,时有记者拍照,夏流森照片和其分田单干示范田摄影,经常上市、县报《农业简迅》头条。
公社农技站,组织专业棉花皮棉亩产量预测队,到夏流森示范地测量,每一星期一次。
捷报不断频传,开始是亩产预测一百五十斤,后来是一百六,再后来是一百七十斤不会少。待九月初,公社农技站长公开介绍说:皮棉亩产一百九十斤能打包票。
阳光明媚,前途无限好,若是此卫星上天,那是一番什么景象?夏流森肯定要脱胎换骨,政治前途无法估量,大队和公社一级主要干部,晋升一定不在话下。各报记者总编辑,正在考虑和酝酿起草在省报刊登的长篇通信。
为树立形象,有人关照夏流森一家在干活时,也必须穿着象样和整洁的衣服。公社和大队干部见到夏流森时,都主动先打招呼。俨然已将他捧为了神。
九月下旬至十月中旬,棉花已进入采收摘高峰,夏的实验承包地,棉花产量远远高于集体生产队的产量,他用手推车,每三天送一车棉花到公社收购站出售,其售花人天天要排二百多米长队,而夏流森有优惠,不需要排队,外加收购站工作人员协助帮忙。有几次还有记者跟踪拍照。收花站经理,每次看到他,总要伸出右手向夏敬一个礼。
如此奇遇,如此天地巨变,夏流森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然真实的东西竟比梦想还要美十倍。
将近十月下旬,夏流森的棉花分包实验田,亩产皮棉已达一百七十斤以上,但田中棉桃还有,棉蕾仍在淀放。
干部们吃了定心丸,有关人员带着夏流森在公社招待所,吃了好几顿庆功酒。夏的妻子也为丈夫以后参加县领奖上主席台,准备好了一套毛质衣料,正在托人加工中。夏的大女儿,穿上了时貌、颜丽的外套,脑后也增加了二条扎着红绸带的小辨子。
一切在美好中顺利地发展着。

(九)摔入自掘的陷阱
一路高歌,一路猛进,开心过了头的夏流森,在天降的荣誉面前,他想步子再快一点,胆子再大一点,要让奇迹更大更神奇一点。于是,一个邪恶的念头在脑海中出现了。夏本来就是一朽木不可雕者,得意忘形之下,竟自掘陷阱,一夜之间原形毕露,成了一个捧不起的阿斗。
话必须从十月中旬的一天深夜说起,邻居苗新的父亲生病发高热,他起来去叫赤脚医生来家为父看病,不料透过微弱的月光 ,竟发现一个老头在集体棉花田地偷摘棉花,蹲下仔细观察,原来是九岁岳父。
苗新不动声色。第二天与人商量,决定守候捉拿。刚过二天,临近深夜十一点,他们就发现夏流森和九岁岳父 ,猫着腰,又偷偷摸摸地出发了。待后半夜约二点左右,有苗新带领的原来搏斗过的另三人,突然出现在夏流森的面前,大喝一声:不许跑!抓贼!
夏流森吓得惊倒在地上,那里还敢逃。定睛一看,又是原来的四个死对头,看来这是上帝的安排,夏即刻才清醒,天要我亡啊,不得不亡。九岁岳父呆若木鸡,尿已经湿透了下裤。
苗新平和地说:别慌!快起来,把棉花袋子背上,跟我们一起去公社派出所。
夏流森爬起来不停地向苗新求饶,谢谢你们放过我,我给你们200元四人分分。
苗新卑视着他,愤怒地说:呸!少啰嗦,别来这一套,快跟我们一起走!
到了派出所,所长乱了阵脚,一个即将成大英雄的人,瞬间闯下了大祸,就算跳入长江也洗不清啊。这事怎么办?
不一会,公社正副书记,大队正副书记全到了。看着墙角头站着的这岳父和女婿俩,心里的愤怒无法言表,真是恨铁不成钢,一个捧不起来的阿斗啊,是我们戳瞎了老眼,看错了人。
派出所所长盘问他们:你们偷了几次啦?要老实交代。
夏交代:九岁岳父出面偷了七次,其中三次是他与九岁岳父一起参加偷摘。所长一拍台子骂着:混账东西!没有底线,事不过三,这叫我们如何是好?
唉!大家一声叹息,头都摇得象卜浪鼓。
紧急着与县办公室通了电话。有人建议是否把此事压下隐藏,别坏了大事?但公社书记不同意,他说:金子、银子能堵住,但嘴巴却堵不住,况且夏在生产队的人缘臭得一塌糊涂,一旦以后被人泄露,革职的一定是我第一人。太平一点吧!我也快退休了,升官发财梦我也不想做啦。
一会,县里也来了紧急通知,妥然处理,不许惊动社会,当没有发生事一样,取消先进典型,回归平静。
约三十多斤棉花暂放派出所,夏流森与九岁岳父当即放回家,并敬告:以后必须规规矩矩,否则,从重从快处理。夏一百个点头。
苗新四人待到雄鸡报晓,东方已露鱼肚白色时才回家。派出所再三叮嘱这四人,现在是抓纲治国阶段,都要无条件地服从纪律,不该说的,半个字也不许透露风声,并规定了统一口径,谁泄露机密,必须以破坏安定团结罪抓起来,还要示众和游街。
第二天,人们发现,路边的红旗不见了,竖起的样板牌也不见了,再也不见记者和参观者。
有人问为什么?没有一个人会答复。
随手可摘的桂冠上的绿宝石,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失之交臂,一场本该就是闹剧,就突然、草草地收场了。大队、公社、县三级政府,整正折腾了大半年的单干发财放卫星,竟是南柯一梦,原来是下的一盘大丑棋。

(十)尾声
此事过去了四十年,人们都早已经遗忘。九岁岳父死于何年?也不必去详情交代。那个名澡一时的阿斗,也成八十老人,除步履蹒跚,一头白发,脸上都是电车路外,还又增加了好几分傻相和痴呆。
2020年初五下午,他一人走到离家有十几里路外的北五滧河桥,面对八十米宽的滔滔大河,准备跳下自尽。结果,看着冰冷的河水,几次跃试也没有敢跳下,于是,靠在大桥边嚎啕大哭起来,引来无数围观人群。
他向旁人诉说着:我白活了一生,做牛做马六十年,家里余钱不满二百元,长年小毛小病不断,招进来的女媚,良心大大地坏,没有孝敬心,一直把自己当傻瓜玩,在家一直常看女儿和女婿的脸色行事,天天招他们白眼,其煎熬程度,要远远超过九岁岳父。
旁边有一个小饭店老板,拉他进了屋,不断地劝解和安慰,还给他吃了一顿免费晚餐。有好奇者拍了视频发到微信圈,半小时内传遍了全县。

(初搞,完成于2020.10.04清晨)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外卖小哥的泪

下一篇:怒吼吧!为了失去的一切,为了夺回一切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