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1 17:22:1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付欣宇 - 小 + 大
我们的歌——写给战斗者 十年前,我参与路石诗集《他站起了》的编辑工作。读他的诗作,仿佛看到了一团火,一道光,一声雷。熊熊燃烧,闪闪发亮,轰轰作响。我觉得那是诗,那是一种抵达心灵的诗,那是愤怒的号角,那是带血的刀刃,那是地下的潮涌。 一个打工者,一个煤矿工人,一个卑贱到弱势群体的低端人群,能有这种高度,这种觉悟,殊为可贵。难怪连革命前辈魏巍同志也极为称赞。前两年听好友说路石因车祸险些丧命,很是担忧。 十年后,我又读到了他的新诗集《我们的歌》,甚为欣喜。 这个时代需要呐喊,需要歌者。看惯了靡靡之音的盛行,看惯了无病坤吟的矫情,看惯了极端个人主义的张扬,看惯了跳梁小丑们的表演,看惯了风花雪月的做作,看惯了令人作呕的修饰,读他的诗真有一种振聋发聩、荡气回肠、扼腕三叹的感觉。 作为煤矿工人的路石,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视血淋淋的事实,多么难能可贵!他的诗是真正的诗,是生活化了的诗,是血与泪铸造的诗。恩格斯说过:“智慧的灯,因劳动而点亮。”路石的诗的火焰是建立在生活苦难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与他一样的阶级群体的基础之上。因而,他的诗得到了很多人的热爱与赞美,是他几十年如一日耕耘的结果,也是向命运挑战勇敢攀登的结果。 《我们的歌》,名副其实。是写给我们同一个阶级的歌,是这个阶级共同的声音。这本诗集战斗性更强,所涉面更广,喊出了最强音。从心惊肉跳的内容,到忧心忡忡的主题,血腥的资本高唱着“和谐”的主旋律,写下一篇篇攻城略地的乐章。 路石深受田间、臧克家、马雅可夫斯基等为代表的无产阶级诗人诗风的影响,很多诗作有他们诗歌的影子。简短、畅快、干脆,决不拖泥带水。有些诗也富有情趣,有浪漫主义的色彩。“飘渺的云,一团燃烧的白色火焰,以无声的呐喊,释放着别样的光和热;飘渺的云,一滴婀娜多姿的水,以优雅的投影,带给人间至真的纯和净”,读这样的句子,言已尽而意无穷,感觉很美好。但资本主义又是诗歌的天敌,它不允许诗人经常沉浸到这种状态中。 诗该怎么写?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我认为,诗应该写心灵深处最干净的感情,最凝练的语言,最深沉的思想。 尚书《尧典》里说,诗言志。曹操曾写过“歌以咏志”。诗歌是作者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文艺体裁或载体。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诗的国度。大诗人屈原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叹,成为千古绝唱。以忧患沉郁风格而著名的杜甫写出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等脍炙人口的名句,一直为人们所传诵。白居易的“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通过对卖炭翁心理活动的细腻描写,道出了人民苦难的生活背景,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文学主张。 五四文化运动高举科学民主大旗,白话诗歌成为主流,配合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唤起工农千百万,开创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诗歌风清气正,高蹈绝尘。不知何时开始,一些自由派裹挟西风掐断了社会主义诗歌的青春歌喉,阴谋文学开始崛起,朦胧诗以售其奸。诗风又随世风变。伪诗、伪史搅扰其间,啃光了甘蔗根,嚼碎了甘蔗稍,现在正剥啮着甘蔗尖儿,因为除了野水再也没有什么甜味儿了。 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说到:“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 现在,我们需要无产阶级的诗人。需要为千千万万劳动者所写和由他们自己所写的诗,以体现劳动者的感情,抒发劳动者的心声,焕发劳动者的斗志。时代不能没有歌手,无产阶级需要有自己的文艺代言人,像马雅可夫斯基那样为英雄的苏维埃而战。四十年来,诗歌这块美丽的芳草地长满了杂草,需要我们勇敢的歌者去打扫。 在这样一个喧嚣尘上的浮躁时代,绝大多数人陶醉于盛世的光环里浑浑噩噩,尽管不知明天与未来,还糊里糊涂地幸福于虫鸣草中。路石作为底层人民的一份子,他对生活的感知最深刻,他又是先知先觉式的孤独战士,尽管人单力薄,但不畏强暴,敢于挑战权威、挑战魔鬼,敢于号召同胞同为了捍卫真理,向黑暗进攻,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与时代精神。 与《他站起来了》不同的是,这本诗集的长诗更多些,更耐读一些。思想的升华也提高了一个层次,除了一些诗中直抒胸襟以外,还多了一份深邃。“皑皑的白雪/来自天国的谪客/以叛逆者的姿态/控诉着/另一个世界的黑暗”。象征主义与现实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政治性与艺术性交相辉映,不再只是口号标语,而是有具体的形象思维。有几首长诗写得特别好,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激情恰似一条奔流到海的千里江水,汹涌澎湃、不可遏止。诗人感受世界时,个性与共性不可分割,一个诗人越是敏感,他就越是觉得“自己的”和“非自己的”浑然一体,因为在暴风骤雨的年代,一个最温柔、最多情的诗人,他的灵魂深处也沸腾着时代的暴风雨(高尔基语)。 路石有过这样的一句话:“最优秀的诗人,是斗争中的工人、农民……最优秀的诗作,是他们的战斗历程。”他的诗歌便是他的全部的思想情感和战斗历程。“我们情同手足/我们是一支拆不散/打不垮的队伍/无产阶级是我们不朽的番号/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有我们的姐妹兄弟/毛泽东思想/是我们伟大的旗帜/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困难面前/都要高举 高举”,表达了他的领袖思想最直接的解读。毛主席思想最精华的部分只需要用穷人的眼光,不需要缜密的逻辑,也不需要学究的论证,他只需要我们团结起来,为共同的利益而斗争。 “别看我/现在是一团泥/一会做马/一会做牛/任凭罪恶的黑手/捏来捏去/捏来捏去/总有一天/我要离开/被魔爪笼罩的大地/纵身跳进炉窑里....../你会看到一个金刚怒目的陶像/金刚怒目的陶像/辉映着威武不屈的骨气。”我认为这首小诗是这本诗集写得最好的短诗。做牛做马的底层人民,被勾结的恶势力当作一团低贱的泥,用黑手捏来捏去。总有一天,这团泥让他们看到威武不屈的骨气!!一气呵成,朗朗上口,而且富有音律,特别是前后两句的重复,使诗的整体意境得到升华,堪称上乘之作。 “当死水不再平静”这首也写得特别好,有田间之风。读者不妨一读。 这本诗集里的内容包罗万象,有几首长诗特别出彩。如“这就是斗争”、“雪的联想”、“南街村——我为你鼓与呼”等等,特别是“洗脚妹的笑声”,刚开始读了让人无比心酸,读到最后一段,诗人笔锋一转,“总有一天/怒火要烧/燃烧的怒火中/你们再也看不到/如花的笑靥/一个个飒爽的英姿/一把把锋利的尖刀/宣告新生的开始”。仿佛洗脚妹瞬间变成了红色娘子军。这种修饰手法只有在诗歌里才能得以体现。 《谁向他们举起了TU刀》,读这首诗让人仿佛进入了一个悲惨世界,渲染力和鼓动性极强,恨不得让人立马作出某种不和谐的冲动之举。“从世界的边缘/跌进生活的深渊/仿佛一脚踏进了地狱的门/翻开现实这本书/每一页/都是写给亡者的冥文”,这算是对这个现实最大的咀咒和最真实的写照。 每一首诗都充满了血和泪,每一首诗都充满了战斗的力量。路石的诗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我向你致以诗歌的敬礼! “靡靡之音是亡国的滥觞,人民要的是革命的交响”。文艺的复兴不可避免,诗歌的复兴是文艺复兴的先锋,在诗歌的火焰上,插上毛泽东的旗帜,让它成为呼唤春天的惊雷。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微小说】关机一天
下一篇:【诗】未名湖畔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