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04 15:20:26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孙曙峦 - 小 + 大
期待国务院调查组重点调查两个地方 郑州暴雨,举国关注——截至二零二一年八月二日十二时,郑州市遇难二百九十二人,失踪四十七人; 这场灾难,让人哀伤。 针对这场灾难,国务院决定成立调查组,由应急管理部牵头,相关方面参加,对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进行调查。调查组聘请专家为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此番国务院调查组赴郑州调查,查什么怎么查?调查组自有安排。作为一名始终关注郑州水灾的写作者,我期待调查组重点调查两个方面。 一是地铁。 七月二十日,郑州地铁五号线共有十四名乘客遇难,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数字,也是一个不该出现的数字。 没错,七月二十日那天,郑州确实下了暴雨,可问题在于,暴雨并非不可预料,更不是从二十日那天才开始下的。 早在七月十七日,郑州就已下起了大雨; 早在七月十九日,郑州气象台就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信号; 至于七月二十日,郑州气象台更是连发三条暴雨红色预警信号,最早的一条发于清晨六点多,次条发于上午九点多,在预警信号中,气象台明确提出了应对措施:停止集会、停课、停业! 这个“停业”,当然包括地铁停运,可直到当天下午六点十分,郑州地铁五号线方才停运; 那个时刻,已有数百名乘客被困,最终有十四名乘客不幸遇难。 面对气象台的一再预警,为什么郑州地铁五号线没有及时停运?为什么? 据五号线的生还乘客讲述,五号线并非一开始就遭受灭顶之灾的,车厢里的乘客是慢慢被淹的; 在车厢进水之后,为什么地铁工作人员没有及时组织乘客逃生?地铁方为什么没有及时采取救援措施?为什么? 就算地铁方力量有限,为什么不及时请求消防队支援? 据媒体报道,五号线之所以进水,是因为挡水墙被积水冲垮了; 既是挡水墙,为何不堪一击?难道在暴雨到来之前,地铁方的工作人员从不曾对挡水墙进行检查? 层层失守之下,十四名乘客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二是京广北路隧道,二十号有六人在隧道中遇难。 据生还者介绍,二十号那天,仅仅在三到五分钟之内,大水就灌满了隧道; 这一点,也得到了澎湃新闻的证实。 常识告诉我们,就算暴雨再大再猛,就算雨水倾盆而下,地面上的积水量也是慢慢增加的; 五分钟就灌满隧道的大水,到底从何而来? 如果是雨水,在进入隧道之前,海量的雨水存于何处?郑州哪块地方容纳得了它们? 既然容纳得了它们,它们又怎么会一下子全都涌入隧道? 来看@郑州发布的报道: 20日上午10:30,常庄水库开始向下游泄洪; 截至20日21时34分,常庄水库实时水位130.54米,超汛限水位305米,距当日最高水位已回落70厘米。 在泄洪之前,常庄水库通知下游各个单位了吗?下游各个单位事先做好防范工作了吗?低洼地区的民众及财产事先转移了吗? 因为泄洪,水库的水位回落了七十厘米;如此海量的积水,最终都流向了哪里? 短时间就灌满京广隧道的大水,有没有来自常庄水库的洪水? 人命关天人命关天,郑州一场暴雨竟然能够引发巨大的洪灾并且夺走三百多人的生命; 这场劫难,怎不令人痛彻肺腑?! 这场劫难,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期待调查组有个明确的结论; 若是人祸,当对相关责任人严加处罚。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毛主席不是神,他是我们的带路人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