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25 11:03:14 点击: 次 来源:原创 作者:顽石 - 小 + 大
“叶公好龙”与“挂羊头卖狗肉”辨析 最近上微信群,或者是读文章,感觉有两个成语出现的频率特别高,这就是“叶公好龙”和“挂羊头卖狗肉”。我发现,对这两个成语的使用,有的很准确,而有的却混淆了二者的意思。今天,顽石不揣鄙陋,对这两个成语做一下辨析,以就教于方家。 我们先来看看这两个成语的出处,只有弄清了出处,才能更好的理解它们。 “叶公好龙”出自汉代刘向的《新序·杂事五》:“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yǒu,窗户),施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① “挂羊头卖狗肉”出自佛教禅宗史书《五元灯会》:“灵公好妇人而丈夫饰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月,而国莫之服。”② 从出处推断,“叶公好龙”是用来讽刺那些自称爱好某种事物,而实际上并不是真正爱好,甚至是惧怕、反感的现象。毛主席曾经这么用过:“民众起来了又害怕得要死,这和叶公好龙有什么两样?”(《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而“挂羊头卖狗肉”,则是用来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冠冕堂皇,而行狡诈欺骗。也来造个句子吧:袁世凯口口声声遵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而实际上搞的却是独裁专制,他的依法治国不过是挂羊头卖狗肉而已。 两个成语虽然都是指表里不一,但“叶公好龙”着重的是思想意识,而“挂羊头卖狗肉”则主要指实际行动。同为贬义,前者轻,而后者重。这两个成语既有相似点,但不同点也显而易见。 下面通过两个事例做进一步的分辨。 在外敌入侵,帝位可能不保的情况下,宋高宗也希望有能臣虎将保驾护航,可当岳飞就要“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的时候,这位昏君却联手金国在南宋的代理人秦桧将岳飞父子杀害于风波亭,折损了国家柱石,摧毁了大宋长城;而对南渡归来的富有雄韬伟略的盖世英才辛弃疾,却始终疑而不用。这说明宋高宗渴望贤才辅佐自己只是“叶公好龙”,这里就不能说是“挂羊头卖狗肉”。 苏联从赫鲁晓夫时期开始,搞的就是修正主义(也就是毛主席批判的最坏的资本主义),到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改革”阶段,“公有制”和“人民当家作主”这些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素已荡然无存,但名义上还叫社会主义,国家还称之为“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类似情况就不能叫“叶公好龙”,这是典型的“挂羊头卖狗肉”。 不知道顽石讲清了这两个成语的区别没有,惟愿上述文字能对某些朋友有所裨益! 2018.09.25 ①“叶公好龙”原文翻译: 叶公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被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一看是真龙,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他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的东西而不是龙。 ②“挂羊头卖狗肉”原文翻译: 齐灵公喜欢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全国女人全都穿男人服装。灵公派官吏禁止她们,并且指出:"穿扮男人服饰的女子,撕破她的衣服,扯断她的衣带。"虽然人们都看见有人被撕破衣服,扯断衣带但还是不能禁止。晏子进见时,灵公问道:"我派出官吏禁止女子穿扮男人服饰,撕破她们的衣服,扯断她们的衣带,都亲眼看见还是止不住。为什么啊?"晏子回答说:"您让宫内妇女穿扮男人服饰,却在宫外禁止它,就如同在门口挂牛头却在里面卖马肉,您为什么不让宫内女人不穿扮男人服饰,那么外面也就没有人敢了。"灵公说:"好。"令宫内不要女穿扮男人服饰,过了一个月,全国就没有女穿扮男人服饰了。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全国人民都来声讨纂改歌词的反毛狗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