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29 08:38:2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对富人代言穷人利益的现象的看法 一位朋友转发了一个外国大富人在黄金钢琴前发表关爱贫困人群演讲的图文。就此引起了一段感想。 不要震惊,这个时代,富人积极“代言”穷人利益的现象,非常常见。举例说下,很多老左派,他们其实是这个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你觉得这没错吧?但是,他们是不是经常会主动的为穷人“代言”呢?会吧?再说更高点的层次,中央领导人为穷人“代言”的现象难道罕见么,不罕见吧? 这就是说被代表的情况长期存在。在这种惰况下能做到了不震惊,就是进步。关键是要时时刻刻都保持这样的认识。 这类图片表达的信息能转发出来,并放到大众中广播,说明穷人们的意识增强了。 这是某些人在推动,其实跟大众意识增强与否完全没关系。注意,谁是大众?普通工人,各类制造业/服务业的一线劳动者。他们大部分其实天然就带着仇富心理和对富人不信任准备。 严格上讲,我们经常能看到小资产阶级左右派群众在积极转发一些类似性质的信息,会以为他们对启发民智产生了作用。其实,作用可能有,微乎其微,也更大程度作用于小资产阶级群众自身,而不太可能作用于无产阶级。 最近跟一个知识分子聊天谈起,说列宁说的,没有知识分子的灌输,工人阶级的运动必然走向工联主义。注意,这种知识分子天然高贵的观点和言论,在很多知识分子群众中获得广泛认可。早年我认识的一个左派,也经常跟我强调这个观点。 但是!千万注意!列宁说这个观点的时代,是俄国工人阶级尚未成为俄国主要劳动力的时代,是俄国工人尚未普遍达到初中以上学历的时代,是俄国工人尚未经历过普遍的常见的自己发动自己组织和自己领导的工人运动的时代! 最重要的是,列宁的观点,针对的是另一伙,试图将工人引向工联主义方向的工作者们。而今天,中国当然也存在这样一批人。 然而,换个角度来讲,其实,恰恰是这批人,有部分正是借列宁的观点,服务自己目的的人们。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巴黎公社的原则永存
下一篇:别了,《都市晨报》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