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革运动 > 文革ABC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革运动 > 文革ABC > 文章

记一位工农兵大学生

时间:2019-01-09 08:09:0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记一位工农兵大学生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四十多年前的往事。

    他是一所医学院校的工农兵大学生。 他来自东北农村,父亲是农民,他也是农民,上大学前在农村生产大队当赤脚医生。是大队党支部推荐他上的学。他的个头儿挺高,长挂脸,有点红赤面,说话时两只眼睛亮亮地盯着你,显得挺有神。那时,许多工农兵大学生到了学校之后都注意起了装束,唯有他总是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且衣服裤子都有些皱褶,给人不修边幅的感觉。

    毕业前夕,他向学院党委写了一份申请,要求毕业后不留城市回农村、不当干部当农民、不挣工资挣工分。他的申请,引起了学院党委的重视,认为这是对资产阶级法权的挑战,是毛主席无产阶级教育路线的成果,理所当然应予支持。

    当时的政策是农村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都可以转为干部,又因为是第一批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所以分配去向一般都是大城市,还有少数进京名额,也有到部队医院的,天南海北哪里都有。

    他是在学校期间入党的,各方面表现比较好,若正常分配的话,肯定可以分到城市医院当一名医生,当然,也有进京的可能。所以,他向学院党委提出申请之后,许多人都替他惋惜。

    当时,许多人对他的举动不理解,也有人说他是哗众取宠,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向上爬。他说得很坦诚:农村有什么不好,我是农村出来的,我知道农民对缺医少药的感受。我是个党员,我觉得应该做出个样子来。过去的大学生是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认爹和娘,我这也是给新一代大学生争光,我就是以实际行动批判 “学而优则仕”,批判资产阶级教育路线。

    他在上大学期间,每年寒暑假回到村里,都利用学到的知识给村里的乡亲们看病。乡亲们都把他当作亲人看待。为了给乡亲们治病,他有时自己上山采药。有的乡亲患了重病,他一把屎一把尿的成宿护理。一位孤寡老人更是把他当成亲生儿子看待,因为他每次回到村里都照料老人的生活,老人有了病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临终时还念叨着他的名字。

    学院党委批准了他的申请之后,当地安排他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担任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兼赤脚医生。他还培养了一名赤脚医生当助手。白天,他和社员一样下地干活,哪家有了病人找他随叫随到。晚上,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到病人家里往诊。他住在大队卫生所,每天晚上,外间的屋子里都聚满了乡亲们,谈村里的事,唠家常嗑,他成了村里的顶梁柱。村里的一位姑娘爱上了他,他也爱上了那位姑娘;他们恋爱了。期间,当地党组织要调他到市里卫生局担任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如今的副局长,他拒绝了组织的安排。他说,我要是真当了这个副主任的话,那可就真是为了捞取政治资本向上爬了。我是个学医的,不愿离开这里的乡亲们,就在这里开花结果了。

    在以后的几年里,他一直干着党支部副书记和赤脚医生的工作。他还和村里的那个姑娘结了婚,有了自己的孩子。

    很多年之后,由于政治的原因,组织上要把他调回城里,说是要为他落实政策。对此,他几次严词拒绝。他说,我是志愿到这里来的,我原来是农民,现在还是农民,不需要落实什么政策。为此,他与当地组织僵持一年多的时间。后来组织派人对他讲:类似你这样的人,全省有几个典型,如今他们都返城了,你是最后一个。返城是政治任务,必须完成。你如果不返城,就是对抗上级组织,对上级政策不满。他毕竟是名党员,终于还是服从了。

    他离开村里那天,许多人都哭着送他 ……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历史问题观察分析(五)

下一篇:一个医生的变化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