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26 14:11:3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旗帜中流评论员 - 小 + 大
20世纪70年代末期,一场所谓的“真理标准大讨论”肆虐神州大地,打着重视社会实践的幌子,试图推翻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其实,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指出,在社会生活中,人们的实践都有各自的范围,因此各种人有各种人的实践,做商人的有商人的实践,做工人的有工人的实践。因为实践的范围不同,所以人们的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我们平时说“三句话不离本行”,就是指一个人的生活实践限制了他的认识范围。 艾思奇指出:“对于一件事物,由各种生活中的人看来,一定有各种不同的意见,而每一种意见,都一定与各人自己的生活有关系。”我们看,毛主席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被压迫的劳动人民,那么被推翻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肯定不会高兴,而劳动人民感到自己的生活焕然一新,一定会扬眉吐气。20世纪70年代末那一场所谓的“真理标准大讨论”,矛头是指向文革的。对于文革,广大群众响应毛主席号召起来造官僚主义者和走资派的反,自然会觉得这是好事情,至少不会感到厌恶,而文革中受了一些冲击的当权派,或者因文革而未能出人头地的某些知识界学阀,当然会觉得文革很糟糕。因此,艾思奇用“三句话不离本行”来做比喻,其实不够贴切,应该说是“什么种子开什么花,什么阶级说什么话”。艾思奇向我们指出了一个事实,不同的阶级,其社会实践不完全相同,其“检验真理”所得出的结论,也会不完全相同。这真是石破天惊的真理!另外,艾思奇还有一个重要论点,很值得我们记取。他说:“社会上的真理,常常是由被压迫者把握着,而压迫者所说的话,常常是在骗人,常常不是真理。”这确实是既朴实、又深刻的道理。 当然,全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也可以共同实践,并从这个实践中检验真理。但是,被压迫者对社会的要求,总是要改变社会的现状、总是前进的,因此总是符合社会进步方向的。因此,要从全社会共同的实践中去检验真理,就要优先考虑被压迫人民的实践。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指出:“要把握真理,就得要站在前进的实践的立场上,站在打破现状的被压迫者的立场上,只有这样,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才能够与客观世界一致,才不会是主观捏造的见解。” 就拿文革来说,党内走资派、知识界的学阀,他们在文革前处于优势地位,文革中受了一些冲击,毛主席逝世后,他们重新处于统治地位。如果根据他们的“实践”来“检验”,那么“干部参加劳动”、“知识分子走五七道路”肯定都不是真理。反过来,被官僚主义和学阀压制的“小人物”们,在文革中的实践肯定不同,由他们来检验“继续革命”理论,肯定认为是真理。那么对于后代人来说,哪一方面更可信呢?艾思奇告诉我们说:“真理常常是由被压迫者掌握着,压迫者说的话常常是骗人的。”艾思奇还告诉我们说:“要把握真理,就得要站在前进的实践的立场上,站在打破现状的被压迫者的立场上,只有这样,我们所认识到的一切才能够与客观世界一致,才不会是主观捏造的见解。” 当然,人们的思想、观点、立场,不光受到自己的生活实践的限制,还受本人头脑里已有的世界观的影响。例如,对于文革,并不是所有的老干部都反感。有些老革命,即使在文革中受过一些冲击,甚至遭遇过一些不公正对待,他们都能淡然处之,在文革评价问题上,他们更多地把注意力倾注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问题,而不是个人得失问题。反过来,有些极力反对文革的人,在文革中并没有受到过什么冲击,有的人在文革中其实还参加过造反组织。还有的反文革的人,其实在文革时还是不懂事的小孩,根本没有经历过文革,仅凭自己的主观认定,就偏要反对文革。这也就是说,人的认识虽然是基于对客观外界的反映,但是人的认识有时候也会发生错误。人们的思想受个人的生活实践限制,但是人的思想反映现实,并不是像照相机那样机械地反映。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举了早先时代落后地区的人崇拜火车头的例子。火车的运行,乡下人常常用拖水车的原理来解释,以为车头上有什么人在推动车轮。更早以前,甚至以为推动车轮的是一个怪物,这个怪物藏在车头里,每年要用一个小孩子去祭它。这些解释,在他们自己想来倒很说得通,然而和火车头的工作原理却毫不相干。所有这些,就说明人的头脑是复杂的。 另外,即使是正确的认识,也要有一个逐渐完成的过程,人的认识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我们认识一切,都是在主观与客观的碰撞中实现的。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给我们举例说,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人民对美帝国主义就有一个认识过程。起初因为它曾和我们配合抗日,中国人民就认为它是我们的友邦。后来来了一个赫尔利大使,露骨地帮助国民党反动派反对中国人民,这时候中国人民开始看见它的本质了。赫尔利失败后,又换了个马歇尔,一开始对国共两党采取“调停”的态度,促成了“一月停战协定”,中国人民又觉得美国当局还有一部分比较好的人物。但是,日子久了,中国人民经过观察发现,国民党政府并没有认真执行“停战协定”,反而积极准备进剿解放区、挑起内战,而这时候美国政府不仅没有阻止国民党,反而不断给其以物质援助。这时,中国人民才认识了美帝国主义的全貌,它就是要扶植蒋介石独裁政府,将中国变为附庸于美国的半殖民地,而过去它与我们配合抗日,是为了与日本法西斯争夺在太平洋的霸权。另外,马歇尔当初摆出“调停”姿态,只是一种缓兵之计,是为国民党政府暗中准备内战而争取时间。艾思奇告诉我们,人的认识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逐步地才能达到比较全面的认识。艾思奇还告诉我们:“如果你站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立场上,你就会把美帝国主义看作亲老子”,“美国反动派对中国人民像豺狼、像骗子,对中国反动派像老子”。 “改开”以来,中国的某些人确实把美国看作亲老子,中国经济不断与美国“接轨”,先是把毛泽东时代各地原有的国营企业搞垮,然后在沿海地区大批兴建私营的轻工业制造厂,大批出口生活用品,靠出口换取外汇,搞“出口依赖型经济”。同时,又引进一些外资企业,生产较为复杂一点的工业产品,搞“市场换技术”。多年来,我们自诩与美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双赢”。其实,多年来靠出口生活用品换来大量外汇是不假,但中国的基础工业体系与毛泽东时代相比,严重变形了。另外,“市场换技术”实行多年,国内市场让给人家了,却没有换来什么尖端技术,只换来一些普通生产线的操作技术。 现在好了,人家美国说我们出口太多了,要求我们削减贸易顺差;同时,还说“市场换技术”是“强制技术转让”,今后再转让技术要收费了。另外,美国还提出了一系列苛刻要求。面临此情此景,中国主流媒体一再声称:哎呀,看看你美国,怎么搞的?咱们不是互利双赢吗?你这样做就不对了呀!资本主义理念不是主张公平竞争吗?新自由主义不是主张“优势互补”吗?中国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充当“世界工厂”,替你们制造服装等生活用品,怎么就“顺差太多”了呢?还有的主流媒体发声说,美国呀,你这样就不对了,搞摩擦、搞冲突,这不是“冷战思维”吗?如今世界的主题不是“和平发展”吗? 其实,这些主流媒体忘记了,20世纪前期世界上的“冷战”,难道不是资本主义阵营挑起的吗?即使在今天的世界上,摩擦、冲突还少吗?哪一次摩擦、冲突不是美国挑起的?还有,主流媒体不懂得,资本主义竞争从来是不择手段、你死我活的,从来没有什么“公平竞争,互利双赢”。“改开”以来主流和官方所信奉的新自由主义那一套,只不过是骗人的,并不反映资本主义世界的真实情况和内在规律。多年来,主流和官方虽然拼命与资本主义世界“接轨”,却没有对资本主义世界进行认真的解剖、考察和认识。因此,他们对资本主义的看法和理念是扭曲的。现在又来奉劝美国要“守公平”、“讲规则”,就让我们想起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提到的,“二战”前夕阴云密布时,有人却举办“祈祷和平大会”,似乎这样一来,“二战”就不会爆发了。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指出,如果一定要用照相机来比喻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和认识,那么,倘若你摄影技术不过关,或者即使有技术,没有很多的摄影经验,或者即使有经验,摄影时马马虎虎,你也不能摄出正确的影像,也不可能摄出高超的摄影作品。 当今主流媒体对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的认识,是背离客观实际的教条,而不是合乎实际的正确反映。在他们看来,既然“市场是配置资源的基础”,那么美国需要大量的轻工业产品、中国为其大量输送,不是很美妙、公平吗?怎么就得罪美国了呢?在他们看来,战争和冲突仅仅属于过去的资本主义世界,当今的资本主义世界只有和平与温馨。他们不懂得,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要由美国派航母去攫取,和平在哪里?“市场配置”又在哪里? 毛主席曾经说过:“我们的眼力不够,需要借助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耗费毕生精力考察资本主义、解剖资本主义所得出的结论,而且在尔后一百多年中不断得到历史的验证。然而,主流和官方一方面高喊“坚持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却把马克思主义抛在一边,去相信当代资本主义贩卖的新自由主义神话。他们也不想想,资本主义自己能说资本主义竞争是你死我活的吗?他们能直接告诉你要靠武力威胁来维持资本主义世界吗?这就好比一个大灰狼,它能告诉别人它的本性是吃人吗?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提醒我们:恶人表面的笑,和内面的刀完全分不开。我们不能单单懂得他的笑就算完事,也要注意里面的刀;我们也不能单单注意他的刀就完事,更要注意他的刀是藏在笑里面的。 20世纪70年代末所谓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之后,邓小平执掌大权。上述这一大套哲学认识论,恐怕对他来说太繁琐了。于是,他祭出了他的“哲学两论”,一曰“猫论”,也称“摸石过河论”,二曰“不争论”。邓小平的这个“两论”,概括起来说,就是实用主义。 艾思奇在《大众哲学》里对实用主义是颇有一番研究的。艾思奇给我们举例说,在战争年代和灾荒年代,穷人没有粮食,有时候不得不吃观音土充饥。有时候,穷人没有办法,也可能吃草根树皮。实用主义就说:“拿来实验罢,先吃一吃看看。”倘若吃的人正是饥民,他告诉实用主义者说,草根比观音土好吃一些。那么实用主义就会宣传道:“这就是实验的结果,草根树皮是美味呀!你们穷人何不都去吃草根树皮呢!”艾思奇指出,实用主义的荒谬就在于,相对地有一点实用效果的道理,就认为是真理,这就是我们不能跟它走的重要原因。 其实,在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中,出口可以换汇,这是真理,毛泽东时代也搞出口换汇。引进必要的国外先进技术,这也是必要的,毛泽东时代也引进。但是把出口换汇变成“外向型经济”,把引进技术变成“造不如买”,还认为这是真理,这就是实用主义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高铁是中国制造业的最大痛点之一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