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钱,人类自找的“囚徒困境”——读张说《钱本草》

时间:2019-10-26 17:55:2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肃慎书室主人 - 小 + 大

起初,人类互利互惠,没有金钱:你赠我仨瓜,我馈你俩枣,或者你为我缝衣,我代你锄草。这种“礼品经济”悠缓、温馨,但只适用于熟人之间。

随着交往扩大,羽毛齿革等珍稀商品就成了货币。金钱便利了分工,促进了进步,但也需要人类付出惨痛的代价。

只要支付钱,陌生人也愿意为你效劳;没有钱,亲朋好友也渐渐离散。钱可以快捷地购买别人的服务,但一个人的服务却未必总能快捷地找到销路,于是人们有时陷入缺钱的窘境。此际只有钱能“疗贫”,所以张说视钱为药,“善疗饥寒,解困厄之患立验”。

传说,唐将尉迟敬德早年贫寒时,就预先支取了将来的俸禄五百贯。如果金钱真能跨时空自由调剂,世间也就没有了饥寒、困厄,银行业、保险业全都不必要。

钱不能从以后预支,只能从以前积攒。贪财好货,一般出于对未来缺钱的恐惧——如果真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活在当下”,人类也就复归于动物界。

但老子说,囤积得多,丧失得也多(“多藏必厚亡”)。张说也注意到,“如积而不散,则有水火盗贼之灾生”。攒钱本是为了避险,却往往因此招致灾难,这也属“囚徒困境”:两个犯罪嫌疑人争取揭发对方,结果都被重判。如果人们对钱少一些专注,多一些张说所谓“博施济众”的仁爱,人们对缺钱的恐惧将大为纾解,社会将更为盒鞋,经济将更易腾飞。但是谁能挽狂澜于既倒?

张说是唐代名相,混迹官场,明知道金钱可以“污贤达”,却最终因为“好贿”而声名受损。可见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告诫,知易行难,在劣化的政治生态下尤难。

下级官员,即便不图升迁,仅仅要保持职位,也需要不断贿赂打点。不一定是他自己贪财,但仍然需要舞弊受贿。

上级官员,且不说还有更上级需要进行“利益输送”,单讲排场,也不能过于寒酸,否则下级会以为你或者失势、或者伪诈。

于是众多官员在金钱链条碾压下苦不堪言。

《红楼梦》中对联“身後有馀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并不精当,因为很多人的手是没法缩的。甚至贵为将相的王翦、萧何,也不得不以金钱自污。如果政治生态真能“山清水秀”,不仅国家长治久安,良将贤相也并受其福。但是谁能扶大厦之将倾?

张说写作《钱本草》,并非效仿《钱神论》作者鲁褒的刺世疾邪,而是希望人们对待金钱的态度能适度,不忘“道德义礼仁信智”,从而“长寿”,从而“利邦国”。但张说本人“有才智而好贿”(《资治通鉴》卷213),张说辅佐过的唐玄宗李隆基也腐化堕落、奢侈糜烂、有眼无珠,最终断送了所谓“开元盛世”,六代君相的努力付诸流水。

可见,为了树立理性的金钱观,说服教育常常是苍白无力的。金钱是一种社会现象,不理智的金钱观作为“集体谬误”,只有靠革命的政治行为才能矫正。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别嘲笑,外卖小哥的幸福如此卑微

下一篇:如何走出外贸迷局?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