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社会瞭望 > 文章

“脑环”监测小学生,受益人究竟是谁

时间:2019-11-04 13:51:4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刘欣 - 小 + 大

近日,自称来自麻省理工和哈佛等研究机构的产品,出现在了浙江名校孝顺镇中心小学中。它是一种脑机接口头环,可检测脑电波,给学生上课和写作业时的注意力集中情况打分,实时传输到老师电脑上,并像考试排名一样发到家长群里。

这一话题引起了大家的热议,姑且不论这种技术是否成熟,类似的脑电波技术的准确性尚未通过验证。单从原理上来说,即使这东西真的有用,如果学生上课看小说,其实他也是专注的,如果学生上课写小说,其实他也是专注的。

就算我们假定它是有效的,而且能智能地分辨出你所专注的是学习或是其他,它就真的是为了学生好么?好像并不是,这项技术看似是为了学生,其实发展到最后,唯独忽略的就是学生。

为了学生的“安全”,难道确实需要去分析学生睡了多少次觉,举了多少次手,是不是在听讲?这些数据是否一定能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对“指标”不合格者,到底是解决学生还是解决身上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实时监控、动态分析是不是侵犯了学生的隐私和人身自由?保护是不是变成了变相监禁,会不会对儿童的心理造成影响?

其实在“脑环”出现之前,我们已经有了类似的监测东西。在我高中的时候,班上就有一个不定时开启的摄像头,而家长和老师随时可以登录这个系统,查看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一举一动。姑且不论这套系统的存在是否对学生的学习状态有着正面影响(事实证明,真的没有),学生的一次次控诉难道不证明这些行为给学生造成的负面的影响么?技术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法律的介入并不随之而强势。四十年来,未成年人的隐私被花样翻新地侵犯,背后正是教育环境的问题。

而且家长有没有想过,学生的“好”与“坏”真的能被量化为教条一般的一条成绩,一个信号?难道上课不举手的就一定是坏学生么?难道面无表情的就是不认真的学生么?假如他成绩优异,创造力强,仅仅因为一串数字就被否定,又是何其的不幸。即便学生真的允许监控探头搜集、分析身体信息,真的能达到预期效果吗?学生会不会因此学会装模作样、欺骗家长,再变本加厉地把这门技术用在下一代身上?

科技的改变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更加的便捷,而绝不是科技滥用对人们的伤害。如果学生进出校园都要登记身份,个人权利被无底限漠视,隐私泄露司空见惯……发展到这一步,难道这便是我们想要的未来?教育衙门应该深思,在一切还来得及的时候。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青年女足教练被批捕,让猥亵之手远离足球少女

下一篇:再谈“数字货币”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