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5 17:40:2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今日#广东新增5例本土病例#,令人心情收紧。据称均为境外输入关联病例,然而#广东揭阳通报2例关联病例详情#之后,更令人疑惑心忧。 揭阳病例1为8岁女孩庄某,病例2为3岁男孩詹某,其传播路径是:庄某的母亲→庄某→詹某”,其中只有庄某的母亲在广州经营美食店,顾客多为外籍入境人员,因此被判定为输入关联病例,但具体是被谁感染的并未交待。 因此这组“输入关联”从源头上就不严谨,接待较多外籍人员不等于没有本土顾客,如果没有锁定精确的感染源就不应该草率认定。 然后母亲传女儿,女儿再传朋友家孩子,这都传到第二代、第三代了,还能叫做“关联病例”?什么时候是个头?是不是等到传遍全村全镇还叫“输入关联”? 所谓“输入关联”的说法,一部分可以让本土群众略微松口气,一部分也可让本地防疫工作人员略微卸点责,如果路径确凿,倒无可厚非,而如果成了大筐瞎往里装,本土传播也往里装,只能令人更不放心。 建议严格规范“输入关联”的定义,只有具备某一入境人员之明确源头,并有清晰路径传播给其密切接触者的一代病例,可以被成为“输入关联”。源头不明,那就是本土传播,在本土发生的二代、三代病例,也是本土传播。广东这一串病例,如果无法锁定具体源头,从庄某母亲开始就应该视为本土传播,不能啥都甩锅。 外防输入重中之重,内防扩散也不能放松,哪一环出了漏洞,都可能导致二次疫情。外防输入的责任落在机场、海关、陆路口岸的工作人员,而内防扩散的责任,落在属地政府和社区防疫人员,谁的锅谁抱走,各管一段,不能糊里糊涂。 庄某母亲先抛开不论,詹某父亲携带女孩庄某及男孩詹某从广州自驾返回揭阳,这样的跨地区流动,有没有健康码管理?有没有居家隔离措施?第二天就上超市购物,造成接触范围扩大,是否符合规定?——这些疑问不应省略,难道搭上一句“关联病例”,本土管控形同虚设也无所谓了? 另外庄某母亲的感染源头也要尽力查明,查不明就得改变防控思路。众所周知广州目前拥有较大量的外籍人员聚居,如果找不到具体的传播源,不得不做出最坏推测,疫情可能在外籍人员聚居地发生了社区传播,需要赶紧采取措施,譬如封楼封街,防止扩散。 外籍入境人士至少必须居家隔离,已经执行了很长时间,出现传播就意味着防控疏漏,究竟是个体不遵守规定,还是社区监督没有尽职尽责? 滥用马甲,不仅令群众担忧,也会激发不必要的歧视情绪。病毒本来不分肤色,入境者无论白人黑人还是留学生同胞,都要置于一视同仁的防疫管理之下,那就不存在传播风险。不搞清路径大概一指,可能会给管理者卸一点责,但后患无穷,必然导致部分居民迁怒于特定群体,引发不必要的对立冲突。 总之,不能换了马甲,也丢掉了责任。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买米记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