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5 17:41:3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闲散之人0 - 小 + 大
01 我家里吃的米基本都源自我们家小区外面的小超市,各种牌子的米面,是可以挑着样子买的。 面食操作起来相对麻烦,所以,家里一袋子面粉会吃很长时间。偶尔蒸个馒头,包点饺子包子。最关键的是,附近菜市场的一个面食摊位上各种面食琳琅满目,而且口感极佳。既然有人替你做,省了麻烦,掏银子或者扫码就是了。 米这东西不大一样。我家里两口人,基本都是米饭为主。主要是做的省劲儿,淘好了米,下到电饭煲里,插上电按下挡位,半小时左右香喷喷的米饭就出锅了。 所以,测算了一下,我们每个月至少要吃掉13公斤的米。吃的多,当然就买的频。一般我去超市买米都是十公斤的一次拎两个。而且每个月都买,断断续续的家里是有点米囤在那里的。 也别装淡定,所谓囤也是怕有什么意外,算是备一点,至少可以有所应付。 02 不是非要囤米,而是一种习惯。一般家里总会有三五袋子米,我在米的选购上也觉得一分价钱一分货,所以,基本都买价位中等偏上的。 超市的售后服务很好,小区没封闭管理的时候,我去买米,扫了码就走,人家会给送上门。如今小区只留了东西两个进出口,进门出门都要查验出门证。这样一来,人家真的没法送了,我只能自己去拎。不过也不难,只当是运动健身了,如果是那种二十公斤的,我基本就拖着小车拖回来了。 民,以食为天。这是老理儿,也是颠扑不破的。 粮食不稳,一切的稳都是虚幻,因为人总是要靠吃饭活着的。 也不仅仅是米,面油也有几桶储备,也不是特别想存着,主要是一次多买点,省了一些麻烦。 居家过日子这东西,说到底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什么高尚和卑微都离不开这个。 03 我从小超市拎着两袋子米,晃晃悠悠的朝家走,路过门岗的时候,保安那兄弟我也熟悉,小我几岁,人不错。看见我就打招呼:老哥啊,你这是抢购么? 我正色道:兄弟,你千万别在这时候散布这样的不实言论。啥抢购,买二十斤米,那叫抢购么? 他大笑:这个真不能算。 接着问我:老哥,你看眼下这形势,我看到手机里说好多国家都不给我们交易粮食了,你说这玩意儿会不会短缺? 我说:这事儿各自理解,看当下市场供应是充足的,当下没问题。但是,要知道的是,我们确实是一个粮食进口大国,如果外供出问题,你要说没有影响也不现实。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水稻专家袁隆平院士说的,如果持续地在粮食进口上出问题,我们的饭碗是可能受到影响的。 我俩正有一搭无一搭的闲聊,边上来了位插话了。 04 “有啥可怕的,不吃粮食也饿不死人,现在可以吃的东西多了去”。 说这话的伙计我瞅着和我年岁相仿,看起来底气中足。 对这类说法,我是一向不想也不愿意争论的,这种腔调你和他争论,无异于自找没趣。 于是打着哈哈:也是,吃鱼吃肉,啥都能吃。 原本以为话题到这里就该结束了,没想到这伙计又撂下一句:实在不行瓜菜代。说着扬长而去。 保安兄弟看看我:哥啊,这是人话吗? 我哈哈大笑:你能气饱就省了中午饭了。你理他干嘛,权当遇到了一个二。 保安兄弟点头:真他妈的二,还瓜菜代,真要让他吃,他能干啊? 05 其实,粮食就是最大的民生,最大的稳定源。 自从2019年年底至今,弈晴发生之后,我们的市场供应应当说很稳定,很充足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就目前形势下,市场不会出现大的波动。 特别是北方也渐渐进入盛春,各种蔬菜的生长期已经来了,所以,菜篮子的稳定不用怀疑。 粮食不太一样,是需要相对长的生长周期的,而且更重要的是储备。如果进口这个环节出现变故,你说没有影响基本不现实。当然,这影响有多大,是否在“可防可控”(这词儿唉)范围之内,这就比较复杂了。 所以,抢不抢购无所谓。但是,有点基本的储备是必需。这是居家过日子的心态。 保安兄弟说:是啊,这么说我晚上下班的时候也去拎两袋子米,多少得有点储备。 我点点头。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莫把“输入关联”当本土传播的马甲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