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4-06 07:48:46 点击: 次 来源:易经实修 作者:徐明天 - 小 + 大
从40年前“无内外债”到现今负债累累卖地为生,难道就没有一点不羞愧感? 大疫当前,听到民营企业们又哭喊活不下去,呼吁政府救助。而呼救声最强的是支柱产业和赚了大钱的房地产。已经有近百个城市放松房地产调控,北京、广州、杭州大手笔卖地。疫情最重的武汉也在网上签约卖地一大宗。 大疫之际,人们都在批评住房、医疗、教育基本民生市场化、生意化,为什么地方政府却不顾民生再大搞房地产? 因为发展是硬道理,不卖地就活不下去,这才是硬道理。 2019年土地收入数据新鲜出炉,全国卖地收入达7.8万亿创下历史新高。相比上一年度土地收入增长约8000亿,同比增长11.4%。相比2018年度土地收入率25%有明显下降。但是这丝毫不影响财政收入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2016年我国卖地收入约为3.75万亿,2019年卖地收入就已经实现2016年卖地收入的翻倍。 2018年我国财政收入约18.33万亿,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约19.04万亿。 2019年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还不到7000亿。与财政收入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土地收入,土地收入增长约8000亿元。 有关方面又煊耀房地产的伟大功绩了:由此可见,我国当前财政收入对于土地的依赖程度还是较大的。换句话说,2019年度我国财政收入之所以能够增长这都要归功于土地收入。如果土地收入没能保住强劲的增长势头,那么我国的财政收入也难以站上新的高度。由此也释放出了重要的信号——土地市场(房地产市场)对发展的贡献作用十分突出。 2019年相比2018年的土地市场从房企拿地的兴趣和金额看都有不小的提升。房企的拿地亿元在2019年8月份之前都是十分高涨的。虽然在8月以后随着房企金融政策的收紧,房企拿地亿元下滑严重。但最终2019年的卖地收入还是创下历史新高的记录。由此可见,如果2019年8月之后的政策调控不收紧房企的拿地意愿,那么2019年卖地收入直接跨过8万亿门槛应该是没有任何悬念的。 因此,疫情还没过地方政府又要大搞房地产了。2020年,在疫情的影响之下,土地市场遇到了一个阶段的蛰伏期,相信在这一阶段的蛰伏期过去之后,2020年的土地市场以及2021的土地市场都会遇到较大的增长机会。 这时候,不得不想起40年前毛泽东时代创造的既无内债又无外债还创造世界第一的发展速度的经济奇迹。 40年后堕落到地方债负债累累以卖地为生,不卖地就活不下去,这些土地财政“依赖者”,难道就没有羞愧感,没有负罪感? 不! 他们还很骄傲,天天鼓吹他们的鸡屁股40增长了100倍、200倍。各个城市都在争当卖地冠军卖地王。 2019年,全国有16个城市卖地收入超千亿,刷新历史同期纪录。其中,杭州卖地4492万平方米,同比上涨42%;收入2836.6亿元,同比上涨13.42%,稳居第一。 从近十年数据来看,2009年杭州土地出让收入1069.9亿元,占地方财政收入205%,首次超过北京、上海,雄踞全国榜首。这一数字在2017年为2258.85亿元,2018年2401.6亿元,杭州已连续三年成为全国“卖地销冠”。 数据显示,2019年土地市50个大城市合计卖地4.41万亿元,同比上涨幅度达19.33%,刷新历史纪录。 从卖地收入来看,第二名上海市卖地1992亿元,同比上涨4.38%;第三名广州市卖地1864.7亿元,同比上涨26.34%。 此外,苏州1850.2亿元,武汉1765.8亿元,北京1699.4亿元,包括南京、重庆、宁波、成都、天津、郑州、福州、青岛、温州、昆明等16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千亿元,共35个城市卖地收入超过500亿元。 从土地溢价率来看,合肥市溢价51.41%,位列第一。前五名还包括南宁市33.21%,南昌市26.99%,嘉兴市23.42%,台州市23.13%。 这些吃祖宗的饭造子孙的蘗的骄傲的卖地冠军都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
责任编辑: |
上一篇:买米记
下一篇:不能掩盖李文亮烈士最突出的事迹!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