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3 20:42:4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迎春 - 小 + 大
《新京报》5月22日发表了《不设GDP增速目标 让发展回归“民本”》的微评(以下简称《微评》),标题就是“让发展回归‘民本’”。不过,不设增速目标,并不是真正回归“民本”。 真正的回归“民本”是实现公有制。如果经济真的回归了“民本”,就不会存在当前的种种经济问题,有了也会迎刃而解。 一、真正回归“民本”,出口、失业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微评》说:“众所周知,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是投资、消费、出口。今年由于Y情全球性的大流行,‘出口’这驾马车步履维艰,这也让大量中小微企业面临困境;而中小微企业的经营困难又传导至就业,就业者失业或收入降低也将影响消费预期。而若执着于‘投资’,既需要大量宝贵的资金,又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对于‘救急’帮助不大。” 可见,我国一方面出口“步履维艰”,影响“就业者失业或收入降低”等,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生活困难和失业等问题。 我国有近14亿人口,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如果经济回归“民本”,生产多少产品也满足不了人们的消费需求,根本不用依靠出口。因此,既不会存在出口困难,也解决了就业问题,更不会产生贷款消费、金融危机等的“不确定性”问题。 毛泽东时期的我国经济,由于实行公有制,劳动群众成为生产资料主人,因此,尽管帝国主义封锁,我们却既不存在出口“步履维艰”,也不存在就业问题,更不存在大量负债等金融问题,反倒是生产发展总是满足不了消费的需要,那才是真正回归“民本”的最好证明。 《微评》所说的不设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指标,并不是真正的回归“民本”。真正回归了“民本”,实现公有制,劳动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就不会出现失业、出口“步履维艰”等一系列问题,即使出现了也会迎刃而解。 二、回归“民本”,关键在于发展公有制经济 新中国经济发展始终存在一个道路问题:是发展公有制经济,走科学社会主义道路,还是发展雇佣劳动经济,走资本主义道路。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主要是为了提高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水平、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能力;生产是为了劳动群众的消费,而不是为了资本家“赚钱”。 当前经济发展存在的出口“步履维艰”、失业和群众贫困、负债消费乃至金融危机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实行雇佣劳动经济制度的必然结果。 实行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私有制,一方面是资本家为了赚钱,占有大量财富,盲目地发展生产;另一方面广大劳动群众获得的工资,仅能维持劳动力的再生产,消费能力受到极大限制。因此,生产过剩一直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痼疾,不断地、周期性地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早在2005年,我国依靠吸引外资、发展外贸,国内生产总值指标以两位数增长的所谓“经济奇迹”时期,笔者就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分析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写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条道路斗争》一文,不仅指出走资本主义道路会带来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而且必将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以后,我国的经济吓醒,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性。可见,经济发展真正回归“民本”,不在于设不设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速指标,而是实不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些笔者在《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条道路斗争》一文有过比较详细的论述; 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和2020年X冠F炎Y情发生以后,笔者也写了一些文章,如《X冠Y情后我国的经济形势》等,这里就不重复。 总之,我国必须回归科学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公有制经济,使劳动群众成为生产资料的主人,才是真正的回归“民本”;继续沿着现在这条道路发展,必将爆发经济危机和出现大崩溃。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我国经济发展的两条道路斗争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