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23 20:44:1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韭菜的日记 - 小 + 大
央行公布了4月金融数据,广义货币(M2)余额209.35万亿元,同比增长11.1%。 狭义货币(M1)余额57.02万亿元,同比增长5.5%。 M2同比增速创2017年以来新高,M1同比增速创2018年下半年以来新高,两者剪刀差进一步扩大。 M1=流通的现金+活期存款。反映了社会的直接消费能力。 M2=M1+定期存款。不仅反映了直接消费能力,也反映了潜在消费能力。 M2的上涨原因,一是因为M1增速较快;二是各项贷款增加较多;三是金融机构的股权债权投资新增较多。 M1增速过快,说明消费需求旺盛,投资不足,商品价格容易上涨; M2增速过快,说明投资过热,需求不足。 通常情况下如果M2M1一同增加,就意味着这段时间的货币刺激有效。 但现在M1增速只有5.5%,意味着这段时间的纸币放水没有起到什么效果。 财政加了杠杆放出来的钱,没有多少被用在企业生产上,而是更多地留在了金融系统里面【空转套利】。 从2008年的4万亿刺激以来的几次经济刺激,产生的效果也是逐次递减。 这也在情理之中,就像人不断经历刺激,阈值就会升高是一个道理。 前几次M1和M2剪刀差扩大,要么导致房价大幅上涨,要么导致投资过热。 比如2015年—2016年的房价暴涨,2009年的基建投资和房地产投资狂潮。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