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4-19 15:56:28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余杭公安频办“冤假错案”为何没有人管?
看了昨日文章《静默数日,事出有因》(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的人知道,清明过后回乡休息了几天,每日喝酒玩耍没有时间写文章。昨日回到长沙,一切恢复正常。
浙江余杭公安频繁办出“冤假错案”的事情,我一直没有忘,诸君可还记得:前不久,四川农业大学的研究生小黄,突然接到一个号码为“0571-88660366”的来电。接通后,对方自称是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余杭分局警员,称小黄2016年曾借了3000网贷一直没还,目前本息共计拖欠6000元,限期必须往指定的银行卡里打款还贷,否则就要冻结查封支付宝账号等。教师小黄,也是类似的情况,支付宝账号被冻结。经我作文披露,余杭分局调查核实后承认小黄没有借贷,是他们“后台数据错了”,该分局经侦大队长许华良向小黄道了歉,小刘老师的支付宝账号也被解冻恢复了正常。 不太清楚事情经过的,可以读读我最近写的以下四篇文章:《在校生来信:公安局找我催贷,但我并不欠贷|答读者》、《余杭公安,你们应先向小黄道个歉》、《余杭公安向小黄道歉,但警察催贷事件仍疑点重重》、《太可怕了,余杭公安催贷办的“冤假错案”远不止小黄这一起》(点击蓝色标题即可阅读原文)。 从第二篇文章开始,此后数日相继有浙江省公安厅、杭州市公安局数名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通过不同的渠道联系我或是打听我的手机号码、微信号。从多个信息渠道我得知,浙江省副省长、公安厅厅长王双全已经看到了我的文章,浙江省公安厅已经介入调查这件事,杭州市公安局在我的第一篇文章发布后,就已经介入,据说那几日连夜都在调查此事。该分局经侦大队长许华良也介绍,我的文章发布后,杭州市公安局和余杭公安分局的领导们都很重视,他本人也很重视,正在调查,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 第一篇文章《在校生来信:公安局找我催贷,但我并不欠贷|答读者》是4月1日写的、2日发布的,距今已经13天了,但到处找人试图联系我的浙江省杭州市两级公安至今没有说法。 综合各种信息看,我初步判断余杭公安参与催贷并不是公安机关的个体行为,而是地方政府有组织、成建制的规模行动。我这么推断,并不是个人臆测,而是依据网上自去年开始就出现的大量针对余杭公安电话催贷的投诉。 正是这种有组织的运动式的规模行动,导致频繁出现“冤假错案”。但是,浙江省公安厅不便于批评地方政府,杭州市公安局则不敢批评地方政府,又觉得责任不全在基层的公安分局身上,故最初虽想发声,等了解了情况后才发现不好发声,这才导致那几日虽然每天都有不同的人跟我说当地公安机关想向我介绍情况但至今情况不明。 大家可以看看,2020年4月21日余杭公安分局就公开告知社会要跟当地所谓的网贷处置办、法院成立专班参与电话催贷了。也正是因为看到这个通告,虽然明知公安部、最高检等多个部门多次强调侦查机关不能介入经济纠纷,也没有花太多的笔墨去质疑这一点。但鉴于目前浙江官方都装聋作哑的局势,我不得不提醒一句:地方政府为了所谓的集资参与人的利益要求公安机关参与催贷,这涉嫌滥用警力。 余杭网贷处置办、余杭公安分局、余杭区人民法院派到专班的工作人员会不会拿着鸡毛当令箭借机乱来敛财侵民呢?从目前已经暴露出的小黄、小刘老师们的遭遇看,乱来是肯定有的,其他问题是否存在,必须得权威机构调查。可是,这个权威机构又是想发声不便于发声的某些机构。 浙江杭州的地方政府,打着维护参与非法集资受害人的旗号让公安介入网贷催贷工作,这在那些所谓的非法集资受害人眼中是勤政爱民的,但突破了现有的法律和规章制度。 不管维护谁的利益,都应该在现有的法律规章制度的框架下进行,不能为了维护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就去逼迫基层公安机关违规违法甚至犯罪,更不能为了维护非法集资参与者的利益就侵害小黄、小刘老师这类无辜清白群众的合法利益。 浙江省委派驻杭州市的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指导组的值班电话是:0571-85252170,0571-85252171。我呼吁,有类似遭遇的读者尽快指导组举报投诉,看看这个指导组到底管不管用、是不是摆设。 正值全国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的高潮,浙江的基层公安机关出现这种问题,省市两级公安机关还不好表态说话,这是对这一次教育整顿是否有足够的公信力和震慑力的公开挑战。 褚朝新 2021年4月14日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