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1-08-24 16:44:0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疫苗强制”终于碰上了“硬骨头” 这几天,勇叔连续看到一些地方出台疫苗接种的强硬政策,真可谓一个比一个奇葩。 比如,安徽亳州利辛县近日发布关于开具新冠疫苗《接种禁忌证明》的通告,通告要求,因禁忌症不能接种疫苗的,需分管副县长签字后加盖县人民医院印章有效。 这则新闻让网民们炸开了锅,引来无数质疑和嘲讽—— “老百姓能找到副县长签字吗?” “副县长能看懂禁忌症吗?” ”找个副镇长都不容易,还副县长……“ 看着各地联袂出台的“土政策”,勇叔真是感到可笑又可悲。如此风气之下,国家相关部门强调的疫苗接种的自愿原则,在某些地方已经实际被架空。 这样的局面让人感到不安,让人感到沮丧。 不过,昨天,偶尔看到这样一件事,让我的精神为之一振。 作家刘奇在自己朋友圈披露了自己的遭遇,8月23日,他去市政府某部门办事。 门卫拦住他问,有没有打疫苗,在得知他没打之后,拒绝他进入市政府。 刘奇当场怒了,质问:"谁给你的权利,胆敢违反国法,限制公民自由?" 门卫说“这是上级规定的。" 刘奇怼道:“请你把上级规定的文件拿出来,根据那一条可以限制公民自由?" 刘奇与门卫的争吵,最终惊动了相关领导,一番力争之下,他最终走进这座政府机关大楼。 看了这个小故事,勇叔不禁赞叹,刘奇真不愧是一块“硬骨头”。 遇到不合理的要求,他没有忍气吞声,顺应大流,而是大声说出自己不满,为自己的权利寸土必争。 这种精神实在太可贵了! 疫苗强制接种为什么在许多地方愈演愈烈?表面上,这是权力的越位和滥用,但根子上还是权利的软弱和无力。 说到这里,我想起网络上正在讨论的一个问题,强制接种多出现在一些四五线城市,为什么一二线城市没有怎么做? 对此,不少人把原因总结为,这是因为一二线城市经济发达,政府部门思想开明,按法律和规则办事。 不能说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但我觉得并未说到点子上,一二线城市不这么做,关键不是他们“不想做”,而是他们“不敢做”。 道理很简单,一二线城市居民的权利意识、法律意识普遍比较高,加之有更为开放和活跃的舆论风气,这种情况下,任何部门想要推公然违法的事,必然要遇到强烈的反弹。 比如之前,上海某街道不允许未接种疫苗的市民进商场,就立马受到了民众抵制和曝光,后来,该街道只好老老实实认错改正。 可见,发达地区和一二线城市之所以能按法律和规则办事,更多是现实环境的倒逼,是权利更好地制衡了权力。 同理,四五线城市出现疫苗强制这样的事,屡屡把法律和规则踩在脚下,不简单是因为政府机构的思维落后,而是这些地方的民众更多选择了逆来顺受。 所以,面对愈演愈烈的“疫苗强制”,我们不能只是哀叹和抱怨。 应该向作家刘奇一样,走出内心的恐惧,堂堂正正做一个大写的公民,为自己的权利寸土必争。 清华大学教授劳东燕教授之前在《社会需要善良而较真的人》一文中曾写道: 一个社会需要善良而较真的人。有基本的善良,同时愿意像法治社会的公民那样,花费时间去较真,逼使现有的不合理规定做出相应的改变。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力量是无所不惧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任何不合理的事情,站出来较真和说不的人多了,那么改变的契机就会可能出现。 就像“疫苗强制”碰上了“硬骨头”,也不得不低头认输一样。 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从来不会从天而降,而有赖每个普通人的推动。 说到底,我们自己要争气! |
责任编辑: |
下一篇:死于暴雨恐吓的郑州人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