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13 16:33:0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河南两起惊悚事件,全国首见 西安疫情未退,河南、天津又遭新创。 1月12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24例,其中河南76例,天津41例。 而在本轮多点开花的诡行疫情中,河南两起惊悚事件,前所未有,细思极恐。 一是医生挟“疫情”敲诈勒索商户。 事发河南濮阳。 12月31日,濮阳一羊肉餐馆老板马先生,发现一封打印出来的敲诈信。信中明确警告:若不筹集50万现金送至指定地点,店内可能会出现“新冠病毒发热者”或“新冠病毒确诊人员密接者”。落款:道上的兄弟。 做餐饮生意的朋友,应该很清楚出现“新冠患者”和“密接者”意味着什么。而在12月17日,濮阳也恰好公布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马先生慌忙报警。1月1日上午,他根据专案组安排,将一个红色手提包放到敲诈信写明的指定地点的纸箱中。不久,一名戴眼镜的中年男子现身,四下打量无人后,从纸箱中取走手提袋,新闻特别记录了一个细节:脸上还露出笑容。 结果笑不超过三秒,被当场擒获。 经查,犯罪嫌疑人赵某,硕士研究生学历,系濮阳市某医院医生。 令人大跌眼镜的是“敲诈缘由”:赵某长年热衷炒股,近期发现股票行情上涨,想要大赚一把,苦于手头拮据搞不到钱,便想到借“疫情”敲诈,并用科室打印机打印勒索信。 也就是说,既没吃不饱饭,也没做生意破产,纯属人心不足蛇吞象,就去“敲诈勒索”。什么“敲诈勒索”,通过虚构情节,其实就是骗钱、抢钱。 这不仅是书读进了猪肚,玷污了身上白衣,德行可以说跌穿了地下室。这样的狂人,若手上真掌握了什么病毒,你敢想? 据赵某亲戚朋友反映,赵某疑似患有精神类疾病,正联系医院做精神鉴定……秦鉴君想说:请不要什么脏水,都往精神病患者身上泼。这样的“病人”,应永久踢出医生队伍。 第二件是“涉病毒传播行为”,闻所未闻。 赵某人只是狂想,但郑州金域临床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的张某东,就被警方实锤“实施新冠病毒传播或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了。 这可是一颗重磅炸弹。 因为郑州金域的母公司金域医学,业务覆盖31个省市自治区和港澳,承接大批量第三方监测服务,它的数据,是众多医院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也是当前抗疫指挥的重要决策依据。 其成立的金域医学学术委员会,由钟南山院士任主席。 以此为依托,金域医学今年前三季度检测超1亿人份,营业收入86.17亿,同比暴增47.8%,净利润达16.72亿。 除此外,金域医学还拿到大量政府补助。2021年4月,其披露,累计收到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共4010.66万元,其中,郑州金域也拿到很多补贴。 据《一点财闻》梳理,郑州金域2020年8月获39200元补贴;同年9月,获经开区就业见习补贴,138000元;10月,又获2019年郑州经开区主任质量奖,金额20万元;去年3月,还获得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补助金300000元。 在这种情况下,试想一个区域负责人被实锤有“实施病毒传播”行为,其不仅是对相关公司的重创,也将对其他城市的民众带来恐慌——金域医学能否被信赖,既往或正检测的结果,能否被信任?还有没有哪些“病毒传播”隐患? 须知被刑拘的张某东,不是底层员工,而是区域负责人。如果不是他本人亲自实施了“涉嫌危险传播”行为,那就很可能是他的某个决策,系统性影响到地方抗疫大局。而新闻报道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禹州(隶属许昌市)的检测服务,曾由金域医学负责,但后期因“出现问题”就被更换掉了。 最新信息是金域医学站出来,否定了坊间关于“主动传播病毒”“丢失样本”“伪造数据”“瞒报数据”等传言。并称对恶意造谣者,将保留依法追究法则责任的权利。——一言以蔽之,勿谓言之不预也。 经他们内部调查,“真实情况”是郑州金域接到禹州相关要求后,1月2日,就派出张某东等6名区域人员(秦鉴君注:请注意,这里描述为“区域人员”,淡化了“区域负责人”身份)立即前往,在当地卫健部门安排下,在各乡镇志愿现场工作,包括系统软件的培训指导及问题处理、标本运输车调度、耗材运输和发放、协助建立检测流程等。然后又强调了金域医学守护人民健康、严守安全底线的正能量形象。 这就奇怪了,警方说负责人有“危险行为”,金域医学说我们没有,都是根据安排在做事,究竟是谁说谎,还是出事了各自甩锅? 而从警方通报到金域医学声明,到媒体报道,均无人提到具体做了什么事。 两个可能,一是太敏感,太惊悚了,怕引发爆炸性丑闻;二是危险,具体信息被曝光,可能引发某些道德跌破底线者“有样学样”。 大家也不妨推演一下,金域负责环节的哪些部分,可能造成警方所说“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 无独有偶。 广州金域1月12日被网友曝光“没做核酸却被出结果”。 要说的是,谎报数据是有先例的。 去年1月,河北邢台通报,济南华曦医院监测公司在样本未监测完毕,检测数量及结果不明情况下,提供了样本均为阴性的证明,弄到当地防疫很被动。当时责任人也被刑拘。 回到金域医学,如果最新的事关“广州金域”这起曝光(目前尚无回应和辟谣)为真,那么要问的是—— 人员没有检测,他的“检测”信息是怎么登记上的? “样品”是怎么提交的? “检测”是如何进行的,“结果”又是怎样与之匹配的? 是否与郑州金域之事有某种类似性? 而这一系列流程下来,是否仅仅是一家公司“事故”,是否存在权力腐败,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巨大黑洞。 而这种漏洞,因为某些人恶意或大意,在某些非常时刻,将带来不可想象的重大后果。 总而言之,金域事件是一记及时的警钟。 这累计检测了数亿人份的第二战场、生意场,需要一次彻底的“排毒”检测了。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