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1-21 19:01:33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 小 + 大
打工寻子遭推诿,一曝光就“高度重视”? 一则北京确诊民工的流调信息刷屏,他从1月1日至1月18日的18天时间里,在北京多区辗转了20多个不同的地点打零工,常常在凌晨工作,干的都是脏苦累活,几乎跑遍了大半个北京。 有网友据此称他是“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而另一位确诊患者的流调信息则大都是在高消费场所吃喝玩乐,两相对比,让人唏嘘。再联想到《零容忍》里的一些动辄贪污上亿的高官,在监狱里仍然红光满面,不用忍饥挨饿和从事劳动,不得不感慨“北京折叠”。 《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采访报道详细介绍了这位民工的事迹,很多人说看了之后泪流满面,原来他不辞辛苦工作的背后还有更心酸的经历,引起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 他儿子在在2021年8月12日于山东威海荣成市失踪,事发三天后他报警求助,没想到却遭拖延推诿,不给定位手机和调监控,过了3个月才立案,早就错过了找人的最佳时间。 茫茫人海,势单力薄的他踏上了艰难漫长的寻子路,来北京打工挣钱养家和寻子。确诊前一天,他还寄了上访信。 我们能想象到的诸多不幸都加在了这个山东大汉的身上,但他们一家很有骨气,谢绝了网友的捐赠,只希望大家能帮他找孩子。 就在全网关注此事的时候,山东有关部门表示对此事”高度关注“。这位寻子的父亲或许倒可以就此“因祸得福”了——正常的程序没走通,确诊新冠却火了,并受到了“高度关注”。 一曝光就表示”高度关注“,之前在干什么呢?这究竟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死还是在关注自己的面子和政绩呢? 诡异的是,不知什么时候起,《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已经”违规“,被”禁止分享“了,没删文章还算给面子。不知道这和上面的”高度重视“有什么关系。 笔者也有过被推诿的经历,和朋友丢失手机之后报了案,但做一番笔录之后就石沉大海了。据行业内的一位朋友讲,遗失物品价值不高的话,一般不会得到重视。这倒可以理解,损失也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但是一个好好的大活人丢了,为什么在当地有关部门眼里,竟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呢?活人竟如同草芥吗? 此事让我联想到前一段时间火遍全网的山东平度女书记,她说“有100种方式刑事你儿子”来威胁举报者,而且确实还把当事人给刑拘了。 再如2020年贵州一小区业主在微信群吐槽社区支书“草包书记”后被跨市拘留,行动十分迅速。 由此可见,只要有上级的命令,行动绝不拖泥带水。 被曝光之后“高度重视”是好的,但我们更希望在平时面对老百姓的求助时,能像听从上级命令一样迅速地行动起来,不要拖延推诿。 毕竟是“为人民服务”,而不是“为上级服务”,也不是“为面子服务”。 |
责任编辑: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