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风采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风采 > 文章

毛泽东的平民情结

时间:2019-07-19 06:41:45    点击: 次    来源:网络    作者:愚悻 - 小 + 大

毛泽东的平民情结
 
  重读《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让我更深一步认识伟人身上的平民情结。多年来,精英阶层为了压在平民百姓上头,利用手中掌握的资源优势,强奸历史事实,妖魔化毛泽东成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独裁者”“暴君”。由于精英阶层以中国史上罕见的规模实行舆论轰炸,历史的颠倒就成了一时的主流,即使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过来人,也免不了在主流的冲击下找错方向,更不去谈主流对后来人的思维洗劫!只有时间老人用无情的事实在不断警示芸芸众生:中国真正一心为平民说话的伟人,首推毛泽东。
  毛泽东一生是替人民讲话、替弱者讲话的一生,他的这一人格品性,非常引人注目。他的“治吏以严、待民以宽”是世界有名的,当时国际许多政治家如日本的田中角荣等均发感慨。真实上,毛一生斗争的对象,没有一个不是权势人,但从来没惩个任何小老百姓,无良精英再怎么颠倒历史黑白,却举不出一个被毛泽东整过的小小老百姓,相反他为小老百姓办事、说话、伸张正义的例子俯首皆拾。即使是对地、富、反、坏、右,毛主席的调门要比当时主政的同事至少低八度,身边警卫反映“四清”斗地、富,毛泽东说:总斗他们干什么,我是富农的崽,是不是也要陪斗?毛泽东的这类话,后来的精英们当然不会说。他们找不到毛泽东整小老百姓的例子,只好把下面不良官吏整老百姓的事情,一古脑记在他的头上。
  毛主席的平民情结,在这篇讲话中表现十分强烈。他对河南农民反拆迁是赞同的:“早几年,在河南省一个地方要修飞机场,事先不给农民安排好,没有说清道理,就强迫人家搬家。那个庄的农民说,你拿根长棍子去拨树上雀儿的巢,把它搞下来,雀儿也要叫几声。邓小平你也有一个巢,我把你的巢搞烂了,你要不要叫几声?于是乎那个地方的群众布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小孩子,第二道是妇女,第三道是男的青壮年。到那里去测量的人都被赶走了,结果农民还是胜利了。后来,向农民好好说清楚,给他们作了安排,他们的家还是搬了,飞机场还是修了。这样的事情不少。现在,有这样一些人,好象得了天下,就高枕无忧,可以横行霸道了。这样的人,群众反对他,打石头,打锄头,我看是该当,我最欢迎。而且有些时候,只有打才能解决问题。共产党是要得到教训的”。这件事情要是放到今天,那是百分之百的“暴力抗法”,不出动警力镇压,不关几个人、不死几个人是干不了休的。如今,一些政府官员因为巨大利益诱惑,对平民反拆迁不惜动用各种手段,实行着丧失人性的“暴力拆迁”。唐福珍自焚以死抗争,潘蓉夫妇关到看守所,云南教师岳喜有被欧致死在拆迁现场,拆迁车碾过河北农民闫海的身躯,常州76岁老妪吊死在将拆的阳台……等等。设想一下,这些“暴力拆迁”所造成的平民惨烈悲剧,如果毛泽东知道,他会答应吗?
  在官民利益博弈上,毛泽东从来是站在老百姓一边,从不口是心非,从不挂羊头,卖狗肉,只是有时显得过于激愤。解放初期武汉发生的“纪凯夫事件”,至少从表象上看是“官与民”之斗、“强与弱”之争。毛却站在无官无权的纪凯夫这一边,遣责官员“压制民主,打击报复,侵犯人权”,严厉处理一批政府高级官员,其中包括当时的市长张平化。
  对于人民的一切诉求,包括“上街”“上访”等,毛泽东的态度向来鲜明,此篇讲话中说:“学生上街,工人上街,凡是有那样的事情,同志们要看作好事。成都有一百多学生要到北京请愿,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在四川省广元车站就被阻止了,另外一个列车上的学生到了洛阳,没有能到北京来。我的意见,周总理的意见,是应当放到北京来,到有关部门去拜访。要允许工人罢工,允许群众示威。游行示威在宪法上是有根据的。以后修改宪法,我主张加一个罢工自由,要允许工人罢工”。当然,现今中国是不能这么干的,因为毛提倡的这些东西,对“维稳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很有负面影响。毛泽东一再号召百姓“要关心国家大事”,唯恐“造反有理”而不及,哪里想到搞“维稳”?几百万支枪散发在老百姓手里,处处只见“民兵师”,不会“国庆节前限制卖菜刀”。那时上访人员太少,不象如今“疯子”多,所以毛泽东巴不得周总理能组织好接待,美称“上访”为“拜访”。
  毛泽东的平民情结,还体现在对当权者的官僚主义很不客气,他在这篇讲话中说:“有些人如果活得不耐烦了,搞官僚主义,见了群众一句好话没有,就是骂人,群众有问题不去解决,那就一定要被打倒。现在,这个危险是存在的。如果脱离群众,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凡是出了这类事,第一要说是好事,我就是这样看的”。当然,滋润得很的官僚权贵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活得不耐烦,只有平民百姓才会骂他们活得不耐烦。“农民就要打扁担,工人就要上街示威,学生就要闹事”如今是典型的挠乱社会公共秩序罪,是群体违法的大坏事,“法大于天”,能够不搞警力“法治”而去搞“人治”疏导吗?那岂不在效法“祖宗”毛泽东?“你们怕群众上街,我不怕,来他几十万也不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站在平民的立场上就不怕群众上街,因为群众上街就是群体平民上街,有权贵情结当然就怕。“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如今权贵个个在当“皇帝”,平民都在马下,只有再被踏上一只脚的份!
  毛泽东还说了:“县委以上的干部有几十万,国家的命运就掌握在他们手里。如果不搞好,脱离群众,不是艰苦奋斗,那么,工人、农民、学生就有理由不赞成他们。我们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谁犯了官僚主义,不去解决群众的问题,骂群众,压群众,总是不改,群众就有理由把他革掉。我说革掉很好,应当革掉”。这里毛泽东在告诫全党全国人民,一定要警惕,不要滋长官僚主义作风,不要形成一个脱离人民的贵族阶层。但令人悲哀的是毛泽东五十年前的告诫已成中国今天的现实,难怪老革命王震说:毛主席的话要过五十年才能理解!
  毛泽东同志此次讲话的全文只在1977年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五卷中才能读到,1999年出版的一到八卷《毛泽东文集》却对主要内容未予录入,这并不正常。因为八卷文集文字容量要比五卷选集容量多得多,录入了选集而未录入文集的文章少之甚少,然对此讲话编录确是特殊。有关毛著,选集、文集我家均有,从这种偶尔发现录与未录的差别,隐隐悟出一点道道来。是不是毛泽东的此次话不妥呢?是不是过时呢?或说有其它难言的原因?……。我只觉得毛泽东在一九五六年这次讲话与后来的运动有吻合,只能说明他的大民主思想、他的人格中平民情结是一贯的,后来的运动并非是由某种偶因引发,并非精英们所说的“个人权力之争”。
  我了解那时的历史,了解那时社会状况,也知那时人的心。可以这么说,新中国第一天起直至毛泽东的逝世,他在中国权力层,公众层所具权威无人能项其背,不存在个人争权问题。主要是在世界观和个人感情观上,毛泽东同自己的战友确实存在差别,这种差别就是导致后来的分道扬骠的根本原因。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具有华夏子孙最优秀品格,忠诚、坚定、顽强、无私是其品格最亮点;他是个典型性情十足的英雄,不怕硬、不惧强、不畏难、不循规顺矩,敢于挑战,同时他一生对弱者同情、对软者宽厚、对降者放马;虽然毛泽东一生天不怕、地不怕、强悍更不怕,但他却怕眼泪、却怕乞求、却怕告饶!
  当然,毛泽东的平民情结产生于他的世界观,由于他把自己感情融入人民之中,所以他整个思想体系强烈体现人性化、大众化、平民化。毛泽东思想的人性化突出表现在平等、公平、正义上,大众化突出体现人民群众的95%,平民化突出体现弱者和贫穷底层。此篇讲话中,毛泽东以振聋发聩的语言论大、小民主,与现今中国主流精英推崇的美式民主具有本质区别。什么是真民主?什么是假民主?这篇讲话都给了人们以深刻启谛。下次,我会以此去写篇个人体会。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一生在与剥削压迫战斗!

下一篇:这就是毛主席的“国际惯例”!历史无法抹煞,主席霸气永存!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