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综论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毛主席思想 > 毛泽东思想综论 > 文章

学习毛主席的相关论述,纠正左派队伍内的某些错误思想

时间:2020-09-07 07:50:50    点击: 次    来源:旗帜中流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学习毛主席的相关论述,纠正左派队伍内的某些错误思想

一、辛亥之后的军阀混战、四分五裂,归咎于孙中山吗?
2011年10月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时,韩德强在他创办的那个所谓“左派网站”上曾撰文说,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果造成了清朝倒台之后的军阀混战、国家陷入四分五裂。韩德强还说什么“孙中山在客观上是卖国的”。
2020年6月,张宏良在自己主办的“复兴网”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为《还是要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他在文中说:“当今强敌环伺的情况下,中国需要一个强大政党的领导,这个政党目前只有共产党。共产党就像中国这个大厦的支柱一样,一旦这个支柱倒下,中国这个大厦就会轰然倒塌。到时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还有老百姓也就全都完了……”张宏良要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也就罢了,可是他在文章里搞出了一个很不恰当的比喻。他说:“今天的中国共产党与一般国家的执政党已经完全不同了,它已经平台化了,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平台。目前这种平台化有些类似于2000多年来封建社会的皇权平台。” 张宏良说:“后来孙中山效法西方国家推翻了封建社会,这是历史的进步。但是他却没有建立起能够取代大一统皇权的新的政治制度,不知道用什么方法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结果就是造成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老百姓流离失所。”张宏良还说:“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曾经评论过孙中山,指出如果没有毛主席后来统一中国,那么孙中山就是历史罪人,因为他把统一的中国变成了四分五裂的许多小国。”也就是说,张宏良也和2011年的韩德强一样,把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军阀混战、四分五裂归罪于孙中山。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这样吗? 
1956年7月14日,毛主席在同拉丁美洲朋友谈话时指出:“清朝,早被推翻了。什么人推?孙中山领导的党和人民一起推。……推翻清朝以后,孙中山失败了,因为他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比如没有满足人民对土地的要求、对反帝的要求。他也不晓得镇压反革命,当时反革命到处跑。后来,他就失败于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之手。”这就告诉我们,辛亥革命并没有完成孙中山先生所要达到的目的,所以没有使中国走上统一、稳定的道路。因此,借口辛亥革命后中国陷入军阀混战、四分五裂而把孙中山说成是“卖国”、是“历史罪人”,完全是荒谬的、站不住脚的。正因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孙中山临终前在遗嘱中才呼吁:“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没有获得成功?为什么辛亥革命之后北洋军阀互相征战、国家陷入分裂?1928年10月,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指出:“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这就告诉我们,辛亥革命以后之所以出现军阀混战、国家陷入四分五裂,一是因为旧中国各地方的农业经济尚未发展成为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二是因为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分别支持着各派军阀,三是因为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的政策。1930年1月,毛主席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还指出:“如果认清了中国是一个许多帝国主义国家互相争夺的半殖民地,就会明白全世界何以只有中国有这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长期混战的怪事,而且何以混战一天激烈一天、一天扩大一天,何以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权。”
学习了毛主席上述一系列教导,我们便清楚了,无论是2011年的韩德强还是2020年的最近的张宏良,他们企图把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国家分裂的责任归咎于孙中山,是违背毛主席教导的。

二、讨论一个历史观问题,是不是只要“统一”就是好的?
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一分一合、一治一乱,反复交替。是不是只要“统一”就是好的呢?这就需要进行具体分析了。
张宏良在文章中还说:“如果没有毛主席后来统一中国,那么孙中山就是历史罪人,因为他把统一的中国变成了四分五裂的许多小国。所以孙中山的历史荣誉,实际上是毛主席给他挣得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孙中山的历史荣誉。”这句话表面上是在恭维毛主席,其实就是在散布一种观点,亦即只要国家统一就是好的、只要分裂就是不好的,一味强调“统一就是好的”、“只有统一才能享有历史荣誉”。张宏良在文章中还说:“贯穿中国2000多年的农民革命和农民起义,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可以反贪官、可以反皇帝,但是不能反皇权。有人说这是中国封建社会愚昧的表现,其实恰恰相反,这恰恰是中华民族伟大的东方智慧。”这句话,就更清楚了,是在贩卖一种国家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抽掉了某一具体历史时期国家统一或分裂的具体原因、抽掉了阶级分析,是从统治者的角度去看待历史。 
看历史,是不是只要“统一”就是好的呢?那也未必,那要看什么人来统治、哪个阶级来统治。是不是“分裂”、“割据”就总是坏的呢?那也未必,也要看是哪些人在割据。
例如,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和国民党反动派就攻击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是封建割据”、“妨碍国家统一”。1945年,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时,专门就“统一”问题作了论述。毛主席指出:“如何统一呢?独裁者的专制的统一,还是人民的民主的统一呢?从袁世凯以来,北洋军阀强调专制的统一。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和这些军阀的志愿相反,所得的不是统一而是分裂,最后是他们自己从台上滚下去。国民党反人民集团抄袭袁世凯的老路,追求专制的统一,打了整整十年的内战,结果把一个日本侵略者打了进来,自己也缩上了峨眉山。现在又在山上大叫其专制统一论,这是叫给谁听呢?难道还有什么爱国的有良心的中国人愿意听它么?经过了十六年的北洋军阀的统治,又经过了十八年的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人民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有了明亮的眼睛。他们要一个人民大众的民主的统一,不要独裁者的专制的统一。”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这篇报告中还指出:“没有人民的自由,没有人民的民主政治,能够统一么?有了这些,立刻就统一了。中国人民争自由、争民主、争联合政府的运动,同时就是争统一的运动。”
我们把这个历史观问题再深化一步。2014年8月,韩德强《农场答客问》中就公开地说:“历史上碰到社会需要改造时,总是先改良,改良不成功,没有办法了才革命。因此,改良是常态。”韩德强是一位非常坦率的人,他在这里说了大实话、袒露了自己的历史观。他从这一点出发,认为凡是主张用激烈的方法改造社会的,都叫做“激进主义者”,无论其政治立场是左还是右,政治立场为左派的叫做“左派激进主义者”、政治立场为右派的叫做“右派激进主义者”。然后,韩德强声称,他不同意用激进的方法改造社会,用他的原话说,他主张用“中医的方法”、“保守的方法”、“改良的方法”去改造社会,因此他称自己为“政治保守主义者”,而且他自认为他在政治上超越了左派和右派的激进主义者。根据这一点,他当时就宣布,自己退出左派队伍。
那么,韩德强的这种历史观,跟张宏良的“只要统一就是好的”这种历史观,是否属于同样一种历史观呢?
三、关于主要矛盾问题
张宏良在《还是要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一文中还指出,他之所以要维护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之所以要维护“中国这个大厦的支柱”、之所以要维护“类似于2000多年来封建社会的皇权平台”,用张宏良在文章中的原话来说,是因为“当今强敌环伺”、“美国等西方国家会趁机肢解甚至灭绝中华民族”。在这里,张宏良分明是在试图表达一种观点,即认为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张宏良也承认中国社会目前存在官民矛盾和阶级斗争,他在文中说:“今天中国老百姓被各地官员折磨得死去活来。”但是,他说,尽管如此,老百姓“还要拼命维护共产党”。实际情况是否如张宏良所述,暂且不论。很明显,张宏良在这里是把国内的官民矛盾作为次要矛盾来看待的。
记得2011年,韩德强在发文表态“支持梁稳根入中央”时就公开声称:“目前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阶级矛盾要让到次要地位。”后来,当着这种“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的观点被广大左派群众严厉批判并受到广泛质疑时,另一位理论家叫张勤德,他曾于2015年提出,民族矛盾和国内阶级矛盾都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这就是当时的所谓“双主要矛盾说”。
看来,主要矛盾问题,多年来一直在争论,目前仍在继续争论。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给予关注。
关于主要矛盾,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有过这样的论述,供我们作为参考和借鉴。毛主席指出:
当着帝国主义举行侵略战争的时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内部各阶级,除开一些叛国分子以外,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这时,帝国主义和这种国家之间的矛盾成为主要的矛盾,而这种国家内部各阶级的一切矛盾,便都暂时地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当着帝国主义不是用战争压迫而是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比较温和的形式进行压迫的时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阶级就会向帝国主义投降,二者结成同盟,共同压迫人民大众。这种时候,显出内部矛盾的特别尖锐性。

那么我们今天的情况,属于上述哪一种情况呢?还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进行认真思考。

四、要正确评价孙中山
顺带说几句,怎样评价孙中山。毛主席生前是怎样评价孙中山的?
毛主席始终把孙中山视为先生。1956年,毛主席撰文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90周年时指出,我们之所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是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中国民主革命准备时期,以鲜明的中国革命民主派立场,同中国改良派作了尖锐的斗争;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戚本禹回忆毛主席文革时接见红卫兵,说不怕累,孙中山先生很器重他。

毛主席说,我不怕累,我就是要想让更多的孩子见到我,让他们知道我对他们的希望。将来,我不在了,有人要搞修正主义,就是现在在广场上见到我的孩子们当中,会有人记着我对他们的希望,记着我说的要反对修正主义,要敢于实行对修正主义造反有理。我多见一群孩子,多站一会,就多一份希望,这是很有意义的。
 毛主席接着说,我有这样的经验。当年,搞国共合作,开代表大会,我到会了,见到了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对我很器重,让我担负了重要的工作,还让我在大会上作报告,而那时我很年轻。孙先生这样器重我,我一辈子都没有忘记。孙先生不在了,但他讲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我时时刻刻记在心里,记了一辈子,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我今天见见孩子们,也是希望他们记着要继续革命,要把革命进行到底。所以,这是一件大事。

每年国庆,天安门广场树立孙中山画像,是毛主席决定的。

不能把孙中山跟毛主席对立起来。如果把孙中山跟毛主席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因为这样做违背了毛主席生前对孙中山的评价。不能因为走资派纪念孙中山,我们就反对孙中山。过去,蒋介石活着的时候,还经常打着孙中山的旗号呢,毛主席并没有因此就贬低孙中山呀。
如果把孙中山跟毛主席对立起来,表面看起来很“左”,如果按照张宏良和韩德强的思路,不就是从表面上的极左滑向形左实右了吗?

结束语
我们今天学习了毛主席的一些论述和教诲,也摆出了一些流行于左派队伍内部的错误思想。最后,还想说几句题外话。那就是,有些人表面上很拥护毛主席、很推崇毛主席,实际上,他们散布的思想观点,跟毛主席的观点并不一致、甚至相反。
因此,在这里,我们要说一句,善良的人们,警惕啊!
最后,我们跟大家再分享一段毛主席教导。毛主席曾经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是由各方面的因素决定的。看问题要从各方面去看,不能只从单方面看。……中国的问题是复杂的,我们的脑子也要复杂一点。”
所以,希望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能够引起大家思想上的触动。
 
责任编辑: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毛主席晚年思想更辉煌(跋)

下一篇:牢记教诲,继承遗志,开创未来 ——学习毛主席《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