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8 11:29:3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何邱鸿 - 小 + 大
红色延安永远值得我们仰望,不仅因为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官兵一致、团结向上,而且还由于她崇尚学习、溢满书香,创立了“干部学习节”。1940年,党中央为了“普遍地深入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使马列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发布了《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指示》,郑重宣布每年的5月5日为“干部学习节”,要求各单位在此期间总结全年的学习情况和经验,并进行奖励。当年5月5日便启动了主题为“在职干部学习总检查”的首届“干部学习节”。延安“干部学习节”虽然已成历史,但对我们当今大兴学习之风,有许多启示。 5月5日是马克思的诞辰日,选择这个日子作为“延安学习节”意义非凡。马克思既是伟大的革命导师,又是勤奋学习的光辉典范,“干部学习节”启示我们与伟人亲密接触,感悟马克思的学习风范。马克思勤奋苦读,他博览群书,虽记忆力惊人却仍勤作笔记。为写作《资本论》,马克思学会了欧洲主要国家的语言,研究了1500多种著作,光笔记就写了100多本。他数十年如一日地钻图书馆,据说在伦敦大英博物馆里他经常坐的座位底下留下了著名的“马克思脚印”。马克思百折不挠,他抱定为全人类解放的伟大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目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几个子女死于贫困,但依然克服各种困难,坚持读书和科研。正如他自己所言:“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崎岖攀登的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科学治学,他几乎研读了欧洲当时的所有经典著作,但没有拜服其下,而是“六经注我”,站在经典之上,立足时代的高度,大胆探索,科学审视,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马克思学以致用,他的学习研究始终结合推翻资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伟大事业,尤其是他关于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两个伟大发现”不仅成为那个时代“思想的高峰”,而且成为人类“永远的记忆”。 延安是革命圣地,也是“干部学习节”的“发源地”,那里留给我们太多关于学习的美好记忆。党中央1938年创办马列学院,提出在全党开展一次学习竞赛;1939年毛主席提出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而且这个大学永不毕业,“可算是天下第一,叫做无期大学”;1941年作出《关于党员参加经济技术工作和调查研究的决定》,进一步丰富学习内容;中央高级干部划为10个学习组,毛主席亲自担任第一组组长,中央领导争相传阅马列译作,纷纷带头讲课、写作,毛主席作了题为《改造我们的学习》的经典报告。艰苦、简陋的延安,掀起了我党空前的学习高潮,“认字就在背包上,写字就在大地上,课堂就在大路上,桌子就在膝盖上”的镜头,定格在党史中。 马克思逝世后的一百多年来,资本主义世界有了新的发展,这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为榜样,认真研究当代资本主义的新情况、新问题。20世纪初,列宁就曾以马克思为榜样,认真研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新问题,写出了《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等光辉著作。 从马克思到列宁,一直到我们现在,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政治危机并没有停止过,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基本问题仍然如故,并无本质改变。各国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为了“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恩格斯语)而始终不断努力奋斗着。遗憾的是,自马克思逝世后,发生过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机会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的三次大泛滥,极大地干扰了“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解放的条件”的过程,极大地延误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进程。新生的共产主义与垂死的资本主义之间的较量,还需要经过曲折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像马克思当年那样,不断面临新情况、研究新问题。 有朋友提意见,说我们学习马列,涉及历史比较多。我们承认这一点,但是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过程,不学历史怎么行呢?我们当然不是要钻进故纸堆,而是要“古为今用”、针对现实,把学到的马列毛理论应用于现实。毛主席1964年会见亚非拉朋友时说过:“如果要看前途,一定要看历史。”以谦虚、敬畏之心学习历史,是我们学马列、学毛泽东思想的必经之路。 今天,我们的“左派”队伍,是否也可以把每一年的5月5日设为“左派学习节”呢?这样做,可以激励我们今天的左派,像马克思那样,博览群书、认真钻研,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作为自己的“大课堂”、“大实验室”。 当然,正如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毕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参加现代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不能照本宣科、陷入“经院哲学”,也不可能都像马克思那样去创立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在面临新情况、研究新问题时,要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经过艰苦、细致的调查研究,学会说新话、作出新文章。 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和马克思、列宁一样,是一位博览群书、非常善于学习的人。但是,毛主席在提倡认真读书的同时,还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既要善读有字书,更要善读无字书”。延安时期,毛主席有一篇著名的文章叫做《整顿党的作风》,其中指出:“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要能够精通它、应用它,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如果你能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说明一个两个实际问题,那就要受到称赞,就算有了几分成绩。被你说明的东西越多、越普遍、越深刻,你的成绩就越大。”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