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23 16:32:58 点击: 次 来源:风青杨时评 作者:风青杨 - 小 + 大
江苏省委机关报《新华日报》日前刊文,称未来十年内我国生育旺盛期妇女将减少约40%,人口出生率将面临断崖式下跌。该文指出,我国女性生育高峰在25-30岁,1975-1985年出生人口已过最佳生育期;90年代人口担当生育重任不太现实;只有1986-1990年回声婴儿潮出生人口生育意愿较强,且仍有2年左右时间处于最佳生育期。应利用这一时间窗口,立刻全面放开生育。 而另一方面,福建省卫计委网站8月6日称,福建福州仓山区东升街道卫计办加大了对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和对违法生育行为的执法力度,对社会抚养费征收对象催缴未履行到位的,拟将其纳入“个人征信黑名单”。“据了解,被列入‘黑名单’的人员将在贷款、乘坐交通工具、消费、子女入学、旅游等10个方面受到影响。”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很多地方政府纷纷出台鼓励生育的政策,来防止人口减少的压力。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政府还在拼命征收社会抚养费,限制生育。这是左右互搏?还是内耗? 当1980年中国启动“计划生育”时,曾有一封公开信,信中这样写到:“有些同志担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将来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人口的平均年龄老化,劳动力不足,男性数目会多过女性,一对青年夫妇供养的老人会增加”……38年过去了,这些曾经被认为“因为误解”或者“可以解决”的担心,正一一成为现实,而且日渐严重。 中国的生育率低于更替水平已超过20年,真正需要担心的不是放开后出生人数的短暂反弹,而是生育旺盛期的女性数量急剧萎缩。因此,应该趁着现在生育旺盛期女性数量还未大量锐减,立即完全放开生育并尽早鼓励生育。如果错过目前这个缓解中国低生育率危机的最后机会,中国的未来人口的严重老龄化和急剧萎缩将更加回天无力。更不用说,每耽搁一天就有数万女性失去生育能力,这将给她们中很多人造成终生遗憾,其中很大比例最终会沦为失独母亲。 在新人口形势下,我们需要认识到,就算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后,会有多少人愿意多生?南朝鲜搞计划生育走在我们前面,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但没有中国那么激烈。他们只提倡生一个。1996年预见到会遇上人口老化和人口萎缩麻烦,南朝鲜废除了控制生育的政策。但让南朝鲜人做梦也想不到的是,废除了计划生育,新一代青年根本不管南朝鲜的需要,也忘了传宗接代的义务,还是不愿多生。为了挽救这一危局,南朝鲜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多生多养的政策。 从新加坡、中国台湾等经验来看,人口下降趋势一旦形成,往往很难及时掉头,届时政策对生育的鼓励其实效果令人怀疑。如今在一些人口学家的眼中,改变中国大陆低出生率的最佳时机已经彻底过去了。再过20年,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剧烈变化,放不放开生育政策恐怕都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未来的中国,必然是一个严重老龄化、年轻人缺乏的倒金字塔国家。 计划生育已搞了38年,我国人民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每个家庭都遭受了巨大的痛苦,现在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人们对计划生育都是怨声载道。计生委几年前就意识到面临被撤销的危险,悄悄地在“计划生育委员会”前面加上了“人口”二字,变成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指望今后停止计划生育后,将后面的“计划生育”四个字去掉变成“人口委员会”就行,作为部委仍然可以“可持续发展”。但要是计生委能够“可持续发展”,国家就不可能“可持续发展”了。再后来实在没办法,干脆并入了“卫计委”,依然征收社会抚养费。 如果计划生育是一项生意,有多赚钱?一般人做生意,如果有50%的利润就不错了,但计生产业的“利润”往往超过500%,甚至是“无本万利”。 举例来说,假设不符合政策生三胎需要缴纳的“社会抚养费”是5万元,其中70%(即3.5万元)返还给计生办,而计生部门对放弃二胎指标的夫妇奖励2000元,那么这意味着计生办净赚了3.3万元。如果放开三胎,计生部门征收到的“社会抚养费”必定大大减少,这就是计生部门坚决反对放开二胎三胎的根本原因。 计生部门除了征收“社会抚养费”之外,每年还得到大量的财政拨款。如今,一些计生部门对意图超生者睁只眼闭只眼,一旦超生成为事实后“缴钱了事”。违法生育越多,他们的“罚款”(社会抚养费)收入越多;征收越多,他们可支配资金也就越多,于是形成了一个“吃人怪圈”:哪里违法生育的人口越多,哪里计生部门的奖金福利就越高。取消计划生育政策的话,这个计生部门的权力和利益怎么办?他们能答应吗?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致QQ网监的一封公开信
下一篇:如何养生,请听我“一面之词”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