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8-26 16:42:48 点击: 次 来源:强国论坛 作者:说实话难啊 - 小 + 大
作为过来人,对“公费医疗”与“市场化”的区别,体会颇深。不吐不快。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之前,公立医院没有推向市场,可以说是全民的福利单位。人民公社社员们看病时,大多享受着“合作医疗”。不存在大病绝症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问题。而在企业上班的工人们,就更轻松无忧了。效益较好的单位,对药费一般都是实报实销。效益一般的,也可以报销七八成以上,一旦患了大病,不论是工会还是民政部门,都会伸出热情之手。所以,当时对“看病贵’这个困惑,似乎没有什么感觉。 随着改开的深入,公立医院也很快进入市场了。也就是说,这些全民的福利,一下子就不存在了。人民医院——这个属于全民的社会资源,一下子被医护人员占有了,垄断了,甚至成为这些人的私有财产了。于是,就自然引发出诸多的社会问题。比如,药品随意加价,比如,故意开大药方,比如过度医疗,比如提高检查费用,提高治疗费用等等。这些,相信每个人都有体会,无须赘述。尤其是不少医闹的产生,不能说与医疗的市场化、金钱化,没有半点关系。 要说看病难,笔者并不完全认同。这点,只能在那些偏远的山区,在那些缺医少药的地方是存在的。如今交通发达,信息方便,医疗事业也大大发展,所以对大多数国民来说,其实看病并不难。只要你不挑剔大医院,不挑剔大专家,看一般的常见病并不太难。而看病贵就不一样了。除了实报实销的公职人员或高级首长,除了那些老干部和实报实销的特殊身份者,绝大多数国民都在承受着“看病贵”的困惑,都在为“看病贵”而大伤脑筋,都在为此感到无助与无奈。那么,如今看病为啥这样贵,看病贵的“元凶”又在哪里呢?这是亟待探讨或解决的问题。 从大里说,当然是医疗“市场化”的结果。医疗市场化了,资本就会私有化了,追求的目标,当然是利益最大化了。这是自然现象,谁也不会怀疑。不论是药品加价,还是开大药方,还是过度治疗,不都是市场化的结果吗,不都是医护人员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表现吗! 一个小小的感冒,是几片药,几块钱就能治疗的小病,是常见病。一旦到了医院这事可就复杂了,又是化验,又是照相,一圈检查下来,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这才是“看病贵”的主因!说道检查费和治疗费,笔者的体会就更深了。这些,也是政府造成的!几年前因为前列腺问题,尿急尿频,曾到唐山某男科医院就医。开始说2000元可以治疗。结果无休止地让“复查”,四天就花去8000多元。一看单据才得知,一次用设备消肿60分钟,竟要消费1500元之多!问大夫怎么这么贵?回答是:这是物价局批准的,我们也没办法。 去年夏季,笔者因为痔疮到天津做微创手术,开始说只要1900元就可以。结果手术后还要留院观察。一天就需七八百元。换药两分钟时间,收费100元,冲洗20分钟收费100元,紫外线灯光照射50分钟,竟然收费400元!问护士怎么这样贵?答曰:这是物价局批准的,我们也没办法。 又是一个“物价局”,又是一个“政府行为”。物价局为啥审批得这么高,是根据怎样的依据审批的,如此高的收费为何不征求民意,为何不公开透明。这些,才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有什么理由闭门造车,有什么理由秘密地在地下进行?如今的房价那么高,物价局为啥一直保持沉默?为啥玩隐居! 综上所述,“看病贵”的祸首,并不是药价高。看病贵的要素因为是三只手,即“药价,检查费与治疗费”。而药价并不是推高看病贵的主要因素,最可恶的是其它“两只手”。即检查费和治疗费。伸进患者口袋的“三只手”是: 第一只手是“药费”。从制药厂到医药代表,从医院到主治医生,都在拿患者当成唐憎肉; 第二只手才更可恨了,就是“检查费”。无论有没有必要,无论应该不应该,检查都是创收的必要手段,都是省去医生烦恼的捷径。也是为患者“负责”的有力佐证。所以,医生没问上三句两句,就开单“检查吧”!一圈下来就需要好几百,甚至更多; 最要命的是第三只手,那就是“治疗费”。尤其是过度治疗。可以说漫天要价,任意创收,患者可以任意宰割。60分钟紫外线消肿,竟然收费1500元?这与抢劫何异!50分钟消毒,开单400元?成本多少!这样的收费,对工薪阶层意味着什么。对那些贫困一族又意味着什么!那些衣冠楚楚,高高在庙堂之上的君子们,当然体会不到其中的艰难,那些看病不需自己买单的精神贵族,站着说话当然不会腰痛! 怎样才能斩断伸进患者口袋的“三只手”呢? 第一,患者须捂住自己的口袋,尽量小心别让三只手伸进来,或者是少伸。小病能忍则忍,实在忍不了也要小心第二只手,拒绝第三只手; 第二,无论是药价,无论是治疗费,还是检查费,一切都要将成本公开。一切都应在“阳光下”进行。阳光照射到的地方,还会有三只手吗!尤其是检查费与治疗费。必须要经过群众的论证,得到患者的认可。坚决反对物价部门暗箱操作。 第三,公立医院仍然回归其本来面目。当然让它姓“公”。政府将药价,检查费,治疗费统统管理起来。不让其放任自流。医护人员的收入,不再与效益挂钩。基本工资加优质服务奖金。 第四,加大报销的比例,方便报销的手续。 如此综合治理,还会存在“看病贵”的无奈困惑的呐喊吗! 几天前,笔者曾发文《建议将“三大行业”退出市场》,教育,房地产还有卫生医疗。既然是全民企业,就应该是福利性的,是不能以赚钱为目的的。既然是国家资源,就应该全民享有,而不是少数人垄断的特殊资产,那样不公平公正。这三大行业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可以按照公务员的标准或水平,享受薪酬与福利待遇。三大行业真正成为了民族的企业,全民的福利单位,不以赚钱为目的了,无论是房价,无论是教育还是医疗,是不是可以旧貌换新颜,可以“纲举目张”呢!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幼儿园老师针扎3岁男童下体?
下一篇:毛主席和周恩来对计划生育的态度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