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1 16:37:52 点击: 次 来源:微信公众号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去年是河北,今年是山西。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通报,太原市迎泽区在不具备集中供热、“煤改气”的条件下,通过设置“康乐街片区环保检查工作办公室”,禁止燃煤进入社区,采用强制禁煤方式推行清洁取暖,无法保障群众温暖过冬。督察组认为,这是一起典型打着大气污染治理旗号却影响民生的“一刀切”行为。 督察组的批评很到位,但是两个问题,第一是在老百姓怨声载道之后,第二是继去年教训之后重蹈覆辙。已经上过好几轮热门,为何还在上演一刀切的闹剧?这才是叩问和追责的重点。 还有第三,面子工程。去年河北等地都是乡下为主,而迎泽区是太原中心城区,集中采暖设施落后是一笔欠账。在各大城市中,像这样地位的中心城区,还没普及集中采暖的可能不多见了。 如果考虑到长期窘迫的经济形势,似乎也可以谅解,然而建设一手软,而另一只管制之手却很硬,政令如山倒,一竿子就戳到了基层社区,发动一切力量严防死守,保安天天蹲守,一见到小区进煤就扣车。 煤炭大省,遍地是煤,可是真的能做到让老百姓见不到一粒煤,如此强大的管制能力,令人心惊。如果这样的魄力能用在整肃官场、治理腐败,能用在发展经济、治理污企,何至于此? 老百姓是被逼的真没办法,何止捡柴,木材、塑料管、纸箱、泡沫板……能烧的全都划拉来,无疑带来了更大的污染,甚至火灾、中毒的隐患。但是,不烧难道冻死么? 上门发电暖气,那都是何不食肉糜,有关部门能不能接点地气?山西财政穷,老百姓更穷,虽然也是热电大省,但电费并没有一毛钱优惠,电采暖一个月能干好几千度,谁能承受得起? 山西是污染大省,太原是污染重镇,这跟污染源有关,跟地形也有关,城市就在山窝窝里,比北京天津更难于扩散,天不帮忙,可真不是老百姓的责任,为何要老百姓买单? 世界各国,能源产地都是富裕的代名词,唯独山西是个例外,只是富了一小批煤老板,造了一小批巨贪,广大的老百姓无法分享能源红利。煤老板都跑到北京整层买楼去了,一无所获的老百姓却要为留下的污染买单。 当然,污染是肯定要治理的,蓝天工程浩浩汤汤,不可逆转。但是,污染怎么来的,还要怎么去,都要有个先来后到,不要光拣老实的往死里欺负。 要治理的话先治工业。挖煤的,炼钢的,热电的,该关的关,该限的限,该提升工艺的赶紧提升,能不能也给出一些铁腕? 当然你一说这个,马上就有人杠,说钢铁厂就业的也都是老百姓……不假,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世界上哪个钢厂的员工不是老百姓,可哪里的老百姓会这么惨呢?这是管理问题,不要偷换为员工生计,这个高科技的锅真的背不起。 添加了环保措施的工厂,也一样能保就业,至于增加了成本还能不能保利润,这是领导的问题,该要政策要政策,该找市场找市场,世界上的清洁煤、环保电多了,难道都卖不出去? 向上不敢为民请命,向下不怕群众开骂,这种逆向的负责体系,才是所有一刀切乱象的根本。 环保确实是来自于上峰的压力,但管理者的作用绝不是转手传递,甚至涡轮增压自行加码。这不仅是懒政怠政,也是无能的表现。能不能干?能干就想辙,不能干就让贤。把应有的压力和责任承担起来,才能出好官。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一个几乎完全没有人民福利的国家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