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4-08 09:53:09 点击: 次 来源:新浪博客 作者:夜半挑灯看吴钩 - 小 + 大
常言道,春雨贵如油。如果天公不作美,那眼下春灌就成了农民的头等大事了。然而,据央视财经频道报道,在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于家岭和双泉村,有几百口建于2000年的扶贫灌溉井,但这些井却从未出过水。 原来,这些“扶贫井”是2000年县政府在当地要建造蔬菜基地打的。据当年参加打井队的队员称,当时打的井基本上没有超过三米的,井口也非常小,有的连水泵都放不下去,所以,这些用来灌溉的机井根本不能用,全是糊弄人的摆设。 几百口“扶贫井”非但成了无用的摆设,而且田野中遍布的一个又一个深窟窿,反而成了重大隐患!村民们不得已只好把大部分的井用土或者石块重新填上。本是惠民扶贫项目,却变成了劳民伤财的工程,如此工程到底是怎么上马的?谁又该为此事负责呢? 然而,据记者到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调查,县水利局称项目并不是水利局主导的,水利部门对具体的情况并不清楚。农村经济局则说,时间太久了难查,他们也不负责废井的善后工作。而财政局竟无账目可查,连这个项目的基本财务支出凭证和整个工程的档案资料都不见了踪影! 其实,近20年过去了,岫岩这几百口“扶贫井”不出水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被发现的,此事早在2015年就被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进行过曝光。当时曝光之后,当地表示“坚决彻查”、“严肃整改”。但随后不但石沉大海,而且几百口“扶贫井”依然没有出水,也无人问津。 轰轰烈烈斥巨资打的扶贫灌溉井,居然是用来糊弄人的假井、废井、僵尸井。几百口“扶贫井”20年都没出过水,不过是骗人的摆设,这绝不仅仅是官僚主义的问题,国家专项拨付的打井资金上哪里去了,怎么用的,花了多少钱?央视两次采访调查,连这些问题都成了一个不解之谜。看来,虽然“扶贫井”里滴水未有,但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的“水”却深不见底! 打几百口井得花多少民脂民膏?“扶贫井”20年没出水又得耽误多少农事?连苍蝇飞过也应该留下痕迹,光天化日之下打了几百口井,怎么可能都是概不清楚、无证可查? 为什么2015年曝光后四年过去了,“扶贫井”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任何解决?四年前的调查最后不了了之,这一次难道也是如此吗? “扶贫井”20年没出水,真相该浮出水面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