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内幕消息”何以能成为骗子诈骗的手段?

时间:2019-07-22 16:06:1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郭元鹏 - 小 + 大

据报道,湖南省绥宁县公安局近期侦破一起涉案上亿元的特大网络电信诈骗案,受害者遍及全国各地数十个省份,抓获犯罪嫌疑人35人,冻结涉案资金3100余万元。“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该诈骗团伙构建虚拟投资平台,用话术诱导股民在虚拟股票盘上进行“买卖”,牟取巨额利益。“内幕消息”“推荐好股”是骗子惯用的伎俩。据了解,以“内幕消息”为噱头一个嫌犯一天能打1000个电话。

2019年初,38岁的绥宁人刘怡接到陌生电话,对方称可推荐能快速挣钱的股票。刚刚炒股没多久的她信以为真,加入一个微信群,并按照一名“老师”的指示,在一家公司的平台开设“账户”,分批转入15万余元,结果损失10万元。

这就是典型的“内幕消息”骗局。如今炒股票的人越来越多了,这给骗子们营造了滋生的土壤。有人说,骗子的成功得益于“他们会演戏”。其实,真正可怕的不是“骗子会演戏”,而是“内幕消息”背后的那些黑幕。

就在撰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我的手机响了4次,接听之后都是“推荐好股”的,都是“内幕消息”的。我不是一名股民,40多岁的人了一次股票都没买过。那么,我的信息是如何被获取的呢?骗子甚至知道我的工作单位,我的家庭住址。这其实还是老生常谈的信息泄露问题。信息泄露治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为何公众的信息还是在裸奔的路上?我们的信息保护到底什么时候才能真正落地?

有关部门曾经出台了一个新的规定:“禁止在市民不允许的情况下拨打推销电话”,这个规定是严厉的,可是也是形同虚设的,至今市民的手机号码还是能够反反复复收到各种“营销电话”。试问,假如制度能够落实,假如查处能够严厉,这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还能有出口吗?

我们不难发现,“内幕消息”骗局里,骗子使用的通信工具要么是“95”开头的号码,要么就是“拨打电话软件”。既然,这些“95”开头的电话问题如此之多,为何不能关闭?手机号码实名制又是如何坚持的?所谓的“拨打电话软件”为何就没有人去约束?是技术达不到,还是根本没人管?

尤其值得一说的就是那些“财富导师”们,这些人何以我行我素?恐怕只是一起个案的查处,是很难真正掀开“内幕消息”的大幕的。这不过是冰山一角的黑幕而已。防范、打击“内幕消息”骗局,需要电信运营商、网信、公安等部门加强联动。有关部门要对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码、微信号等买卖行为和售卖公民个人信息的平台严厉打击。

“内幕消息”骗局,真正可怕的不是“骗子会演戏”,而是给骗子们留下的无底漏洞。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8岁女童死亡,再次警示游乐设施安全问题

下一篇:断子绝孙的电捕捞为何屡禁不止?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