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8-04 17:41:5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清哲木 - 小 + 大
据央视报道,早在2010年,为解决云南宣威市海岱镇旧屋村几十户村民的吃水问题,当地政府启动修建“宣威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然而,9年过去了,这项“民心”工程至今形同虚设,各家水表显示的用水量一直为零。对此,“宣威发布”回应称,市委、市政府已迅速召开会议,并成立工作组进行调查核实。 哲木观察大胆预测,如果不是央视的曝光,这个“民心工程”将永无重见天日的机会,因为9年过去了,宣威一直对这个民心工程是采取“纸包火”的状态,相关部门把“上哄下骗”玩得炉火纯青,一边是村民“未见到一滴水”,另一边却是“丰功伟绩”,“圆满完成上级要求”——村里好几个地方都挂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墙牌;当年的承包商信心满满地说“当时全部水是通了的”;市水务局农水科的验收文件中明白无误写着“工程完工”“运行良好”。遮天蔽日的造假,亏那些拿着人民俸禄的公仆不感到良心不安,这是村民的饮用水啊,你们也这么厚颜无耻骗、骗、骗! 好在如今被戳破了,但是,留给我们的追问依然需要宣威市解疑释惑,这个“运行良好”的饮水工程,不仅蓄水池空空如也、铁门锈迹斑斑,这些年,村里男女老少都要四处找水和背水。难道地方的“民心工程”宣威市政府领导就没有实地去视察过?宣威市是曲靖市一个县级市,宣威市委书记和市长难道就没有上山下乡去体察入微的走访过民情?这太不可思议了,一个地方的父母官连老百姓的饮用水有没有吃上都毫不知情,算是合格的父母官吗? 据记者调查,该工程实际到账的费用大概也就七八万元,为何税务局的文件记录中却是“总投资额21万元”,同一项工程,为何上下的口径会出现如此大的偏差?该工程之所以成了“假工程”,最直接的原因,似乎是水管不足、缺少资金。那么这一问题,为何当时不向相关单位反映?此外,该工程以旧充新,虽未通一滴水,为何却仍然轻而易举通过验收?是谁验收的?村民虽然苦不堪言,又为何敢怒而不敢言?这当中是否存在着违法违纪的行为?这些问题都需要云南宣威有关部门弄清楚,给公众一个交代。 让人不可接受的是,一个如此明显的“假工程”何以能够隐瞒9年之久而不被有关部门发觉?这当中如果说当地有关部门的工作作风不存在问题,是很难令人相信的。在这件事上,只要有关部门多到基层检查、走访几次,听听当地村民的反馈,各种问题都能浮出水面;可惜,9年时间这个“民心工程”成为宣威部分村民的一个摆设,硬是没发现,笔者不知道宣威市相关领导心中没有人民、心中没有责任、有没有戒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老百姓饮用水工程就如空中楼阁,9年未见一滴水,村民家中水表“零水量”的背后,其实就是当地领导“零检查”和“零监管”的现实写照,也是宣威相关领导罔顾民生晴雨表。 民心工程沦为“摆设”成为“烂尾”,民心工程成了忽悠的道具,竟然还能在宣威蒙混过关,其中必然暗藏贪腐,如果宣威相关领导不及时反思,深刻反省,任由这种形式主义的民心工程“烂尾”,不去深度追责,不仅会伤害群众的感情,更损害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 饮水工程成为“画饼充饥”的闹剧,说到底是地方领导不走心,没有真正做到“用心”办民生之事,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予以严厉问责,从严查处其失职渎职行为,不能让国家政策和公共利益在基层“打水漂”。宣威这个“假民心工程”不能是一笔糊涂账,作为上级曲靖市应追查责任、厘清权责、加强监管、及时纠偏,回应舆论关切。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