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别让“他还是个孩子”毁了“熊孩子”

时间:2019-08-21 13:02:0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风青杨 - 小 + 大

8月18日,一条“贵阳弘宇琉森堡小区业主在电梯里暴力破坏公物,外加高空抛物”的微博引起了网友的愤怒。微博里的视频显示:一男一女两个人进入电梯后,电梯经停了好几个楼层。随后,该男子开始摆弄电梯里的指纹机,不久便将指纹机暴力拆卸并于26层楼抛下。期间,旁边的女士只是拍了他几下,并未上前阻止。最后,当物业的工作人员将监控视频放给她看后,该女子终于承认视频中的两人就是她和她的儿子。事后,该业主虽然承认其儿子的行为不对,但她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拒绝赔偿。无奈之下,物业工作人员只好报警求助。目前,涉事男子家人已经赔偿电梯维修费7050元,并做出道歉。(多彩贵州网)

应该说,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个给他撑腰的“熊家长”。对家长来说“他还是个孩子”是所有纠纷的终极辩解语,因为他还是个孩子所以可以打人不负责,所以毁坏了别人的东西可以不赔偿,所以犯了法可以不追责。

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家长一次次的“他还是个孩子”,在孩子心里扎了根,让他们觉得我还是个孩子,所以我可以胡作非为没有人会怪罪我。久而久之,群体意识和社会意识就会变得薄弱,因为小事的不作为、不在意,会成为大事件的导火索。

还记得上海“杀妻藏尸案”吗,当年这起案件被曝光之时,我就特别关注这位母亲的言行。她特别溺爱自己的儿子,即使明知儿子杀人了却还处处护短,却不知道“惯子如杀子”!朱晓东将妻子掐死并藏尸冰柜105天,期间还用妻子手机登微信与亲友交流,营造她还活着的假象,刷了妻子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近20万。事发后朱妈妈称,“他们不愿接受和解,一定要枪毙”,她说儿子一直很乖,胆子小,他是害怕了,“他也是小孩,也没经历过什么事情”。

一个30岁的成年人,父母在为自己的孩子推脱责任时却说这句话:“他还只是个孩子!”甚至直到自己的孩子杀了人犯了法,都还拼命地用这句话为他“护驾”。

卢梭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那就是对他百依百顺。重庆一位10岁的小男孩,因为父亲拒绝他看电视,竟然从20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人们用“巨婴”指心理滞留在婴儿阶段的成年人。这类人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意识,没有道德约束,一旦出现超乎自己预期的情况,就会情绪失控,产生过激的非理性行为,使用婴儿般的方式来抗议。

巨婴症,追根溯源,还不是因为公民成长过程中被长辈处处以“他还是个孩子”呵护纵容,导致心中只有特权意识而无义务责任观念,狂妄自大恨不得全世界围着自己转,而不知父母亲可以惯着你、社会法律法规却只会逼着你屈从?

作家清风曾经讲过一个23岁男子活活饿死在家中的真人真事。这件事发生在2010年,这个叫杨锁的青年四肢健全、神志正常、活动自如,但却懒到了极点。他从来不洗衣服,穿脏了就扔掉,再换一件。村里人给他的肉、菜,他都挂在屋檐上,一直放臭也不做来吃。吃到一顿饱饭后,他就一直睡,有时能睡一两天。饿到不行的时候,他再出门讨饭吃。与其说他是饿死的,不如说是懒死的,更不如说是被父母娇惯死的。

中国老话常讲惯子如杀子,此话确实不假,说实话,中国的父母们,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溺爱问题,尤其是随着四十年计划生育的强制实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父母生怕子女受委屈,孩子说什么便是什么,成了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在这样的家庭教育环境里,孩子往往缺乏自立性,不懂得谦让,容易自我为中心。

一个人的性格与其家庭氛围息息相关,从这个角度讲,把“熊孩子”归因于“熊家长”,不无道理。家风影响家教,家教塑造性格。《红楼梦》中的大反派贾母说过这样一段略有道理的话:“你我这样人家的孩子,凭他们有什么刁钻古怪的毛病,见了外人,必是要还出正经礼数来的。若他不还正经礼数,也断不容他刁钻去了。就是大人溺爱的,……若一味他只管没里没外,不给大人争光,凭他生的怎样,也是该打死的。”

你不教育孩子,这个丛林社会,会替你狠狠地教育他!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人傻钱多,速来北大——外国留学渣可领取47万全额奖学金!

下一篇:岳不群的“中年焦虑”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