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9-18 12:59:3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郭元鹏 - 小 + 大
网上冒充美女批量添加陌生男性为好友,骗取事主信任后以各种理由索要微信红包、转账,这是常见的网络交友类诈骗套路。广东东莞警方侦破的一起特大网络交友类诈骗案件中,诈骗团伙高层不仅有一套专门的电诈话术培训教程,还以公司化模式运作、传销模式管理,给底层实施诈骗的人员“画大饼”,声称这样可以“快速致富”。“网络交友诈骗培训班”的一批学员被抓获。(9月15日 南方网) “在网上下载美女图片当头像、发朋友圈,然后在QQ、微信、婚恋网站等可以添加好友的社交平台上大范围添加陌生男子为好友,聊熟后就编造生日、节日要红包,生病入院、家庭困难要借钱等理由骗取事主转账。”东莞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民警程万里告诉记者,这个团伙实施的是典型的网络交友类诈骗。他们创办的“网络交友诈骗培训班”学员很多,有的在“学习诈骗的路上”,有的则“已经开始运用学到的诈骗技能开始诈骗”。 “网络交友诈骗培训班”被摧毁了,然而这距离天下无诈还是很遥远的。一个“诈骗培训班”的覆灭,并不意味着今后没有了“诈骗培训班”,也不意味着其他“诈骗培训班”就能收手。我们需要找到“诈骗培训班”背后的真问题。也就是说,“诈骗培训班”何以有宽广的市场? 其一,是网络漏洞孕育了“诈骗培训班”。在“诈骗培训班”里,这些学员学习的知识都是借助微信、qq实施的诈骗技术。这其实是网络漏洞造成的。在网络账号实名制注册的今天,加强账号的管理就能杜绝或者说减少网络诈骗现象,问题是,既然是实名制的网络账号,何以还是让“诈骗培训班”的学员能够轻松诈骗?网络实名制不该是虚掩着的门。 其二,是金钱至上孕育了“诈骗培训班”。如今有一句话很流行,“把钱赚到手才是能力”。随着这种思潮的猛烈,“赚钱”变成了“骗钱”,有些人只要能搞到钱可以不择手段,甚至根本就没有丝毫的羞耻感。我们需要加强道德教育工作,让善恶丑美的观念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田,当善恶丑美观念被所有人接受的时候,再多的“诈骗培训班”也招不到学员了。 其三,是处罚不力孕育了“诈骗培训班”。说到底,创办“诈骗培训班”的人和参加“诈骗培训班”的人 ,他们事发后受到的处罚,与他们通过诈骗获得的不法利益是不成正比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胡作非为。我们必须提升法律的打击标准,当实施诈骗的人最终因此“一无所获”的时候,“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时候,甚至是“把牢底坐穿”的时候,“诈骗培训班”也就不再嚣张了。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四十年前的二三事
下一篇:“企业山寨自己”,无奈又可悲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