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不和稀泥”、“不私了”才能真正打击“碰瓷党”

时间:2019-10-17 10:59:29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宋鹏伟 - 小 + 大

车道明明很空,前车却故意开得很慢,等你加速超车,前车一个急刹造成追尾;刚变完道,眼看车子就要回正,结果剐蹭到旁边车上去了;掉头才掉了一半,又撞了后车……不少司机碰到过这种情况,大多数时候由于自己理亏,只能自认倒霉,要么报保险,要么私了。殊不知,这很可能是一场有预谋的“碰瓷”。记者近日从浙江省保险行业协会了解到,浙江正在酝酿建立大数据风险预警机制,协同保险公司、运管等机构,共同打击交通事故“碰瓷党”。(10月16日《都市快报》)

碰瓷,原属北京方言,泛指一些投机取巧、敲诈勒索的行为。如今,更多用来指称那些故意和机动车相撞骗取赔偿的勾当。有依靠角色扮演团伙作案的,也有单枪匹马凭演技勒索的,甚至还有一些毫无技术含量的“追赶式碰瓷”——明告你是“碰瓷”,给不给钱吧?

通常情况下,多数司机会经历慌张、犹豫和自认倒霉的心理过程。首先,自己也不确定是否真的发生了碰撞,尤其是在自身全责的情况下,本能的反应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其次,回过神来,可能也有怀疑,但苦于没有证据,加上碰瓷团伙的演技和话术都生动而扎心,极少有人能清醒和冷静下来;最后,多数人会考虑成本问题:报警、报保险、去医院,哪一项都需要付出时间成本,还不一定能自证清白;而认栽,只需要掏几百元,就可以迅速“翻过这一页”。因此,私了成了多数人的现实选择,而屡禁不止的“碰瓷党”,也正是利用了司机们的这种心理才屡试不爽。

“碰瓷党”们的嚣张与泛滥带火了一个产业——行车记录仪,但“碰瓷党”们也在不断钻研,如今更倾向于选择监控盲区来碰撞,所以硬件升级还远远不够。保险公司提出的大数据预警机制,动机可能是为了避免自身利益受损,但却不能否认是个好办法——一个月发生事故几十起,还都是对方全责,说你不是碰瓷,恐怕你自己都不信。事实上,此前一些碰瓷团伙的落网,也正是来源于警方的介入,那些反复发生事故,受伤处和车辆剐蹭处都高度一致的受害者,本身就值得高度怀疑,破获这样的案件并无难度。

当然,要想让数据说话,前提是不能选择私了,否则就难以让“碰瓷党”现形。具体到现实场景中,即发生事故后不能怕麻烦,第一时间选择报警,根据责任认定报保险才是理性的选择,尤其是在一些高度疑似碰瓷的事故中,更需如此。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对车主而言,平时主动遵守交规,不酒驾、不随意变道,“碰瓷党”就难觅可趁之机;发生事故后,若每个车主都能多一分耐心,坚持不私了,“碰瓷党”的嚣张气焰就会少一分,甚至可能知难而退。

此外,对于司法机关来说,也应当高度重视碰瓷行为,接警后严格按照相关法律立案、取证、执法,少一些和稀泥式的调解,多一份一查到底的责任心,相信也就很少有人再敢以身试法了。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量子波动速读”行骗,只怪“人傻钱多”?

下一篇:快递价格上涨,你还买单吗?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