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无法辨别起码的轻重,确实不具备成为机长的素质

时间:2019-11-05 15:56:3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在早年的影视作品中,常会见到帅哥机长“一时性起”就邀请美女进驾驶舱,这其实不是机长的问题,而是有些编剧导演把脑子长在了裤裆上,给观众以极大误导,驾驶舱是能随便进的么?

不过在早年的民航工作中,对这方面确实管理较松,乘务员敲开门进去跟飞行员唠个闲篇,机长带个熟人看个新鲜,都不算啥。然而自从全球反恐形势升级之后,驾驶舱已经成为严格管理的禁区,即便业内老炮儿也要与时俱进了,这不再是无所谓也。

很多劫机者都会把驾驶舱作为首要目标,血案累累,这就不说了。而即便带人看新鲜这样单纯的行为,也曾引发惨烈事故。通过纪录片《空中浩劫》,我们知道1994年俄罗斯一位好父亲机长把15岁的儿子带进了驾驶舱开眼界,结果误操作取消了自动驾驶,急速下降,试图矫正时已无力回天,最终导致飞机坠毁,机上75人全部遇难。

血的教训之后,如果还不能把规定视为红线,就等于把人命视为草芥。因此昨日桂林航空“网红进入驾驶舱”事件曝光之后,很多人都预测他们做了个大死。果不其然,桂林航空火速做出处理,证实这起事件发生于2019年1月的某次航班之上,对涉事机长予以终身停飞的处罚,其他机组人员无限期停飞并接受公司进一步调查。

一念之差就断送了自己来之不易的职业前途,网友并没有丝毫同情,你不尊重乘客的生命,谁会怜惜你的命运?活该。

值得争议的是被牵连无限期停飞的机组同事,如果说他们有责,责只在没有尽力阻止违规事件发生。然而实际中,机长是飞机上最高权力者,如果一意孤行其他人也无能为力。通常来说,下级闯了祸,上级需要承担管理责任,而上级犯了错不应该让下级背锅。

总之“一时性起”害人害己,还要连累同事倒霉,即便自己遭受重罚之后,也仍然亏欠他人。

当然,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应依法办事,航空公司不是民航总局,无权对飞行员判处终身停飞,就像公交公司不能罚司机终身禁驾一样,你最多只能开除,终身禁驾是公安局的事情。

然而,现实中飞行员对航空公司依附极强,从航校毕业之后经历见习期成为机长,航司要付出平均近10年和数百万的培训成本,如果外部招聘,也要付出差不多代价,因此普遍都会约定相当长的必须服务期限。之前有报道称某航司飞行员工作12年后想辞职,被索赔500多万,最终被法院认定378万……可见这不是夸张的。如果飞行员想跳槽,聘用他的下家也需要支付这笔“转会费”。

即便仅仅是在公司范围内永久停飞,也可能达到事实的终身效果,试想停飞10年后恢复自由身,还有谁会重新聘用他?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有谁会花天价来把这个雷招至麾下?因此很可能公司的处罚就意味着职业生涯的终结,即便申诉到民航总局,在目前舆情之下,也不可能比航司处分更轻。

其实很多网友还担心航司敷衍民意,风头过后又重新启用。因为通报并没有透露机长姓名,也没有说明是否会通报给民航总局,无人监督就难免令人不放心。无论处罚是轻是重,落实才最重要,公众不希望不具名的飞行员在一年半载之后、或者换了家公司重新上岗……不是不允许有改正的机会,但是一定要在透明基础之上。

另外关于惩罚的力度,之前可能是过轻了。2018年东海航空飞北京航线也曾曝出机长擅自允许其夫人进入驾驶舱的事件,最终给予机长暂停飞行6个月,取消教员资质,给予人民币12000元经济处罚……其实对于月入数万的机长来说,真的不痛不痒,相当于休一个长假而已。

没有足够的震慑,必然屡屡触线。航司给了机长最高的权利和充分的自由,并不会事无巨细地干涉到驾驶舱内言行,被发现其实是偶然,若不是小网红晒图作死,可能谁也不会知道这件几乎时隔一年的花絮。这背景很容易产生侥幸心理,而即便事发,后果也不重。因此航司这次顶格处罚,公众支持。

飞行员可能成为英雄,但并不是圣人,也会精虫上脑干些糊涂事,只有严厉的规则才能让肩负重担的机长时刻保证清醒,至少在工作时间,不要被下半身操纵。

成为一名机长的难度尽人皆知,从18岁招飞时的严苛体检,到品学兼优考上航空学院,历经漫长的培训实习成为副机长、机长,不仅堆积了国家和航司的数百万资金,也囊括了一个人的宝贵青春,然后在40岁刚刚踏上正规的时候鸡飞蛋打,如何能不令人惋惜?

严格的要求对应着沉甸甸的责任,虽然不是所有飞行员都有机会于灾难时力挽狂澜,但每个机长都距离英雄不远,当每一次穿过颠簸的气流平稳降落,乘客们情不自禁地鼓掌欢呼,早已有很多小孩和青年把机长目为了英雄。在现实中又有高薪又有地位,找对象根本不犯愁。已经有了这么多名利殊荣,还需要在网红面前装逼吗?无法辨别起码的轻重,确实不具备成为机长最基本的素质。

我们刚刚奉献了一位震撼世界的英雄机长,就闹了这么一出,境界天壤之别,令国人尴尬,也令同行气愤。今后难免会引发更加严苛的监管,所有机长不得不成为谨小慎微的机器人,仅剩的一点潇洒也没了。毫无疑问,只有严格的自律才能换来尊重和信任,重建一定比摧毁更难。

每个飞行员和机长都历经考验才拥有这份了不起的职业,珍惜一点吧。多追随一下身边的英雄,远离那些不入流的网红,管好自己那颗躁动的小心心。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机长带女友进驾驶舱,岂能拿他人生命来“教飞”?

下一篇:在岗罢工:劳动者与消费者的利益平衡点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