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又岂能容得下“纸片”?

时间:2019-11-14 09:57:3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宿春萌 - 小 + 大

近日,河南许昌禹州市七岁女童眼中取出数张小纸片一事,让人瞠目结舌,更令人发指的是该女童所在学校的校长对此事的回应。校长一句“这只是孩子间的玩闹,没有恶意”,一时激起千层浪。

是伤害还是玩闹,校长说了不算,要由受害者及其家长来界定。直面此校长,想问一问——只是玩闹吗?真的没有恶意吗?从最基本的常识来看问题,一根睫毛进入眼睛都会产生不适感,更何况是几十张小纸片。涉及生命安全的事件,任何人的眼里都容不下沙子,更何况受害者只是一个孩子。在孩子纯净的眼睛里,有的应该是对知识的渴求,而绝不应该是“沾着血”的废纸。

抱歉,我真的不能接受2年级的孩子如此恶毒的行径,我真的不能接受校长的回复,摆官腔的论调,真让人恶心、真让人愤怒。校长一职当久了,什么事情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是非分明都断不清的人,配教书育人吗?如果教育者稍加重视校园欺凌现象,发现矛头后,哪怕是给予言语上的警告,结果都不会是这样的。和稀泥的“和事佬”,这样的人还有多少?

“大连十四岁男孩杀害邻家十一岁女孩”事件后,舆论一味地在说法律没有办法给予14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制裁。可道德教育的场,我们真的做好了吗?教育事业首先在于教育做人,除了教育孩子“保护好自己”,也要教育孩子“不能伤害别人”!如果教育者没有严格的对错标准,又怎么能培养孩子的是非曲直观念?

有网友评论说纸片事件,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少年的你》。在《少年的你》那部影片中,受害者为什么不主动选择去寻求帮助?陈念选择过,可是,有用吗?他们也许鼓起过勇气,选择寻求帮助,但是一次次的失望、一次次的调解,让他们对寻求帮助不再抱有期望。

当地教体局就女童被男同学往眼里强塞纸片一事做出回应,称要求学校及老师、肇事学生家长对受害方家长当面赔礼道歉。经济赔偿、整治学校、赔礼道歉,然后呢?没有实质性的处罚,不仅在伤害受害者,而且在“杀害”施暴者的人生。

日本大阪寝屋川市的一次“中学生峰会”曾引起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峰会”曾采取的措施在整治校园欺凌事件中仍具有启发意味。在一次讨论中,学生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消灭校园欺凌不能仅仅停留在标语或口号上,所以这些中学生决定以情景剧的形式普及校园欺凌的危害,并制作成DVD光盘分发给市内的中小学生。针对此事,教委主任竹内和雄评论道:“欺凌发生在大人们看不见的地方,更重要的是大人们要关心孩子的内心”。

在给受害者做心理疏导的同时,也必须让施暴者明白他们为何错、为何罚!除了赔偿,道歉,主管部门还会干什么?还能做些什么?别总是亡羊补牢!如果不反思,下一次,再发生这种事情,一样的处理模板,或许还能再用一次。瞒而不报的一方,只想息事宁人的一方,永远沉默的一方。“保护弱小”的目的在于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而不是纵容他们犯罪和伤害别人。

屡见诸报端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合力,解决问题了吗?抵制校园霸凌,不能仅仅停留在口号上。只靠道德难以有效推进?尽快修行《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便彰显出来!因为法律是准绳,它存在的意义不仅是惩治施暴者、问责家庭监护的失责,更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包括未成年人)明确“作恶”的底线。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校园里不容渣子,教育界不容瞎子

下一篇:女童眼睛被塞纸片,面对校园欺凌学校不能学鸵鸟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