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15 19:00:2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周海涵 - 小 + 大
近年来,校园暴力已经逐渐不再是一个模糊而遥远的字眼,屡见不鲜的校园暴力事件一次次刷新着人们对于未成年人的认知,从《少年的你》热映再到近日发生的女孩眼内被塞纸片事件,社会在匆忙应对之外,也要看到校园暴力已不再是偶发的事件,而是应当作为全社会系统思考的问题。 针对女孩眼内被塞纸片事件,14号教育部回应:要尽最大可能防范校园霸凌,从内容上看是要把防范的重点放在青少年引导、家长监护、学校管理这三个层面。禹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在回应媒体时称:“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在看到相关部门明确的态度之后,欣慰的同时却也映衬出另一个缺失,受害人的心理创伤我们又该如何去弥补? 从近年来发生的各种校园暴力来看,既有以肢体伤害、性伤害为代表的外在可见伤害,但与此同时,校园暴力中的“冷暴力”却未能引发人们足够的重视,恐吓、歧视、言语侮辱这些我们看不见的行为像鬼魅一样环绕在孩子们的周围。可以想见,眼内被塞纸片的女孩所承受的不仅仅是来自肉体上的折磨,在网民看不见的盲区,长期来自同学的精神折磨又是怎样一种摧残。在对于施害者予以惩处之后,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个问题,这位女同学该以怎样的一种方式去同身边的同学交往,去看待整个学校乃至融入整个社会。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0个省市5864 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大同学欺负小同学现象”的占到 51.3% 。看到众多以及潜在的受害者,我们考虑的不能只是如何让受害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或者从规制上予以控制。面对已经造成的既有伤害,这些在校园暴力的阴影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在未来的日子里,如何让其形成一个面对人生困顿时积极主动的心态,以及形成一个对于社会的正向认同,已经成为社会必须去面对的一个问题。当个人心理层面得不到纾解,不仅是个人难以忘却的记忆,也势必是社会的一道伤疤。 韩国作为与我国在文化上相似度较高的国家,其对于校园暴力的应对策略或许值得我们借鉴一番。除却法律上立法以外,以韩国全罗北道扶安郡为例,就有十几家机构及社团参与到抗击校园暴力的活动中来,志愿参与人员达二百余人。这些机构通过提供医疗、心理等层面的帮助,使校园暴力当事人以更好的状态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校、家庭、政府等组织的疏漏,来自社会层面的支持使得传统方式的掣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 考虑到我国的特殊情况,更多的校园暴力可能隐藏在经济发展欠缺的乡镇一级。传统的来自学校与家庭的心理支持与帮助依旧是我们必须要去着重思考的层面。值得肯定的是,许多家庭在面对孩子经历校园暴力时,已经摆脱了“孩子们闹着玩”的简单思维,这为做好孩子们的心理工作打下了一个底层的基础,但缺乏专业疏导方式的许多家庭在遇到事情时依旧手足无措。 但反观拥有着专业心理教育资源的学校,虽然近年来在各个层级的学校都建立了针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室,但门可罗雀的心理辅导室如何让它不再被老师遗忘、被学生忽视,如何让学校一级的心理辅导真正“活”起来,势必是学校进一步扼制与应对校园暴力的重要环节。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还有多少“独家秘方”在招摇行骗?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