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女教师穿婚纱上课,背后有多少无奈?

时间:2019-11-21 15:34:4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郗钰 - 小 + 大

11月14日,河南新乡秦庄小学,刘美迪老师正穿着婚纱在上课。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课程,刘美迪决定不请假,结婚当天上完前两节课再走。下课后,在孩子们的簇拥下,刘美迪手捧鲜花缓缓走出校门。她称,有这么多“娘家人”送,实在太幸福了。(11月16日 环球网)

不少网友被这一幕感动,称这才是一名负责任的人民教师,为社会公众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但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为什么不能找其他老师代课,结婚当天还坚持上课到底真负责是还是假作秀?

事实上,据了解,秦庄小学位于新乡市延津县丰庄镇,校内一共只有8名老师,要负责5个年级137个孩子的课程。这里的老师必须满负荷运转,才能保证学校教学要求。刘美迪老师穿婚纱上课,实在是有其无奈。

在我国农村,有些地方还实行包班教学。什么叫包班?就是一个班所有的课都是一个老师上,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美术、科学等。在这种情况下,一个老师请假,那个班一整天的课都得停下来。由于教师资源短缺,只能“一师多用”,进行跨年级跨科目教学,白天大多数时间在课堂上,晚上回家还有几门不同的科目需要备课,再加上批改作业,批改考卷等等工作,如此超负荷的工作量,且不论身体是否吃得消,教学质量肯定是得不到保障的。

这其实暴露出了我国教育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从劳动力人口分布状况来看,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分布在城市,因为城市就业机会多,工资相对较高,而留在农村的基本上是老人和孩子,毕业后愿意回到乡村任教的更是少之又少。

反观城市,名校毕业生争抢着成为编制内的一员,还有些则进入各种课外补课机构,抓住家长们“望子成龙” “望女成凤”的心理。

农村普遍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基础设施陈旧,教师待遇低等问题,这种教育资源间的不平衡将会越来越大,人口受教育程度的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刘美迪老师的举动固然值得尊重,但是依靠刘美迪老师一个人默默奉献是远远不够的,要推动社会进步不能只期待个人奉献精神和高于社会现实的道德修养。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也不能只停留在对教师个人品质的赞颂,应该引导社会公众进行深层次的反思,从而推动农村教育投入的进一步增加。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都“喝风辟谷”了还要啥补贴

下一篇:一个青年汽车倒掉,还有无数骗子横行!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