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7 15:10:21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李兴会 - 小 + 大
近些年来,“转运眉”的说法在一些地方悄然兴起。本来很普通的文眉,经过推销员的一番话术包装,摇身一变成为“转运眉”、“开运符”’,身价更是高得离谱:由普通的几百几千一下涨到动辄几万甚至几十万。在环环相扣的话术攻击下,不少人被成功洗脑,花大价钱来做文眉。(11月27日 新华网) 天价“转运眉”能否助人转运?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这明摆着是连人家文眉师自己都不相信的营销噱头。而且非但不能转运,文眉时还得先破一笔财倒一次运。倘若在这种情形下,还有人再愿意花天价为此买单,不是人傻钱多又是什么? 如此低级的消费陷阱,为什么还能拥有广泛的市场?原因无疑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从商家角度来看,为了充分挖掘客户资源,最大限度提升文眉这一商品的“附加值”,便绞尽脑汁又牵强附会地开发了“风水”、“磁场”’、“相信”’等连环套的包装话术。当风水迷信与科学真理并存、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交织,这样一来就有效干扰了消费者的判断力,提升了辨别难度。如此的强效营销,很容易地攻破一些意志不坚定的消费者紧绷着的防线,让消费者心甘情愿买单。 同时,社会运转节奏的加速、竞争的日趋激烈,使得我们每个个体都感到竞争压力空前巨大,迷惘和无助感增加。在现实世界帮扶求助途径有限的情景下,一些人便容易寄希望于风水、运势之类玄幻的力量,希冀它们能够帮助自己“开运”。而商家定出的“天价”,在牟取暴利的同时,也一定程度赋予了这些营销噱头以“可信度”,从而打消了消费者的摇摆和游移。 更重要的是,市场监管部门没有及时出手。客观而言,商家对普通的文眉通过“玄幻力量”的附加值来抬高价格,明显属于虚假宣传和价格欺诈,是在误导和欺骗消费者。但如此明目张胆扰乱市场秩序的违法行为,还能堂而皇之地经营,其所在辖区的市场监管部门显然有缺位之嫌。这样的缺位,一定程度上等于变相纵容。因为当公众看到通过这样的方式赚钱快赚钱容易时,势必会引起很多人纷纷效仿。 如何抵制这样的违法经营?专家倡议消费者理性消费,这是非常有必要的,但若仅凭消费者一己之力,则不仅势单力薄,而且效果也欠佳。从根本上讲,类似“文眉开运”的骗局,绝不应该处于“民不告官不究”的状态,而应该是市场监管部门应主动出击对其整治。若经立案调查属实,应当给予严厉处罚。当官方态度对此旗帜鲜明,该出手时就出手,不仅有利于整肃市场秩序,更是一次成功有效提升公众辨别力的科普宣传,进而从根本上瓦解骗局生存的土壤。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保护伞多过黑团伙,法网变成关系网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