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医院安检2016年就已开始,为什么这两天才成热点?

时间:2020-01-12 18:36:0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墨黑纸白 - 小 + 大

一、早就有的医院安检,为何这几天才成热点?

这两天某地医院安检首日查出十多把刀具成为热点新闻,各地网友们纷纷加入讨论,纸白君比较纳闷的是,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为何才引起人们关注?

其实早在2016年到现在一直都有医院加入安检流程,之所以这次引起人们的热议和关注,只是因为前段时间那位医生被患者家属致死事件的余温关注。

很多人在讨论医院该不该有安检这项程序,无论该不该有,得到的结果都是不会让人们那么称心如意的,从这次某地医院安检为何被关注就可得知。

每年都有关于一些医院加入安检程序的新闻,但每年依然还有医患矛盾致使医生受伤甚至丧命的事件,按照这个节奏,安检可能是最简单的防范方式。

那么至少全国一盘棋,在2020年所有的医院都加入安检程序,加入医院警室,加入保安护卫队,医患关系会不会更淡漠可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全国每个医院因此而多出的资金大约还是患者承担,即便是国家财政支出,其实也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承担了。

二、医者仁心依旧在体现,医患命运共同体不容走偏

成本降下来一直是医患矛盾中的一个关键点,保证医生们的安全绝对是纸白君支持的观点,但确保患者们能够病有所医也是纸白君关注的点。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其实还是看病成本跑得比人们的收入快太多的问题,我们中国人从家庭到学校,一直都是很温顺的状态,铤而走险本不该出现。

对于收入菲薄的人们来说,在外面吃顿饭可能都要好几百,更何况是看病?我们需要去解决的,是把看病的成本降下来,而不是安检之类的增上去。

有位医生说得很好:“看似是一道安检门,其实是给医患双方竖起了一道心门,双方相互都不信任。”

另一位医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先安检,后看病”的做法是在告诉老百姓“病人和医生是对峙的”。

还有位医生认为:伤医事件属于个例,医院本身属于一个公共场所,如果采取安检,是不是所有的公共场所都要进行安检呢?

是这些医生们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去这么说吗?绝非如此,这些医生们只是从更深层次来理解医患矛盾,即医患是命运共同体。


三、降低医疗成本才是问题的关键,其它都治标不治本

所以还是把精力多放在如何降低医疗成本,重视患者们的收入,尽可能的让人们多检查、少生病,而不是一生病就是倾家荡产模式。

有人拿医院安保积极和西发国的比较,认为他们那边的安保比我们这里积极、完善、全面百倍,但有对比过人家那里的医疗保障体系吗?也没安检吧?

纸白君看了不少自媒体关于那边的医院安保信息,大多数是针对情绪不稳定的,喝酒的、精神异常的,却看不到因为医疗成马车化关系的。

纸白君并未想要夸别的社会,这不是纸白君所想表达的,而是还在表达如何降低医疗成本的问题,降低成本可以更好的保护医生们才是关键认知。

早在2018年年底,中央政法委、中纪委机关报同日发文抨击医疗腐败,医院之内猫腻多。

在同一天分别两家中央级机关刊物,刊登了两起与医院相关的反腐专题报道,却并没有引起太多舆论对“医院腐败”的关注。

而在这两篇报道中,我们却可以看到,在小小一个医院里,究竟会有怎样的利益纠葛、黑金链条,以及灰色的“江湖”。

很多人说看病哪有不花大钱的,这些人可能都是土豪们,但大多数人并非土豪们,去年年底两个机关同时针对医疗腐败问题的揭露,今年年底则是伤医事件。

我们需要的是医院安检?还是降低医疗成本?相信文章到了这里读者诸君都应该心里澄明了,纸白君还是之前的观点,医生和患者们都是受害者。

避免医生和患者任何一方沦为受害者,这才是我们文明社会的真正体现,相信这一天会到来。

堵不如疏也属于我们中国古观点了,在现代还运用不了?这怎么能体现出我们比其他人类的优越性呢?所以还是就根本问题着眼,降低成本、增加信任。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法院副局长殴打医生,岂止是“医闹”?

下一篇:农夫山泉违规施工,谁给的胆?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