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警惕大医院“无限安保”的坏逻辑

时间:2020-01-16 13:30:4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邓海建 - 小 + 大

继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推出安检措施后,陕西省人民医院购买报警手环并部分投入使用。1月13日,陕西省人民医院一名工作人员告诉媒体称,该院已购买一批报警手环,部分投入使用,相关安保措施还在规划中。(1月14日 澎湃新闻网)

在医院里,既然伤医案频发,安保升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这些日子,从“先安检、后看病”再到黑科技的报警手环,良苦用心无非就是降低医护人员的从业风险。可以想见的是,类似创意可能还会屡见不鲜,而“武装到牙齿”的举措,也必然会成为院方“自保”的预算支出。

只是,高级别的安检或者高技术的硬件,真的能降低医患纠纷中的人身伤害风险吗?“持刀刺砍”是暴力伤医,“拳脚相向”也是暴力伤医。有些“作案工具”固然可以屏蔽在医院之外,患者及家属本人呢?医院本就是个器械器具众多的地方,说句不好听的,真要有违法犯罪的心,技术屏蔽显然解决不了多大问题。至于这个报警手环,抛开成本考量不说,充其量大概也只是“被动安全”的程序设置。假设在过往的暴力伤医案中“标配”这个手环,结果其实也是可以想见的:既止歇不了犯罪之举,亦救不了医患人员。

当然,从概率上说,这些技防措施,显然不是毫无用处。只是,我们在谈论它们的“益处”的同时,不能不谈谈其自身的风险隐患。比如,它显然增加了医院的成本支出;又比如,它可能增加了患者看病的前置义务。更要命的是,这些大张旗鼓又触目惊心的安保配置,营造出一种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危机氛围——它时刻提醒公众,此处危机重重、矛盾深深,随时有性命攸关的博弈在发生。如果从心理学角度而言,这种负面暗示,恐怕不是调和医患矛盾,而是在提醒情绪不当的当事人,“拼命”也是诉求表达的态度。

安保当然是必需的,因为风险无处不在。但是,安保终究是效能有限的,因为它毕竟是“事后诸葛”,有时也会过犹不及。保障医护人员安全,除了必要的技防手段之外,更要紧的,还是让每个去医院看病的患者及家属,都自觉成为医患人员人身安全的守护者、助力者,这比之于令人生厌的“有罪推定”或冰冷的技术手段,或许要靠谱很多。更重要的是,当下的医患问题,除了暴力犯罪之外,更多的还是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对称的问题。公共治理靠赋能的制度帮医患人员练就好“金刚罩铁布衫”的本领,这是比安检或者手环更关键、更迫切的事情。

大医院当有大担当、大作为,而不能陷入“无限安保”的坏逻辑。如果营造出一种“来医院的多是坏蛋”的错觉,再牛气的技术,恐怕都护佑不了医院的安宁。总之,情怀大写在墙上的大医院,还是多练就内功,少玩些面目可憎的安保创意吧。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9958这帮吸人血的龟孙子,为何多年屹立不倒?

下一篇:1400万整治待拆城中村,怎么就不关民众的事?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