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07 18:49:47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纸上建筑 - 小 + 大
武汉在疫情初期就怪招迭出,令人叹为观止,今天仍然不时有续集。 譬如3月6日#武汉公示无疫情小区社区# 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区疫情防控组公示全市第一批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名单,并进行排名、授牌、奖励,无疫情社区(村、队)最高可获奖励20万元……熟悉的形式主义气息又扑面而来。 这样的评比不科学、没必要,而且有反作用。 我们要表彰好工作,不能奖励好运气。 如果是在武汉以外地区,疫情以输入型为主,那么社区工作跟有无疫情还算有较高关联度,然而武汉并非如此,它是本地传播型。 在一月份信息迟滞的20天内,病毒在人们毫无设防的情况下悄然肆虐,然后哐一下爆了,立马就是四面开花,满目狼藉,全市到处都是弹片弹坑,个别没有病例的小区社区,不是工作做得好,更可能是运气比较好。 这样的评比没道理,排起名来就会很滑稽,它会体现一种自然规律,而不是人的努力。 在无疫情排名地图上,靠前的主要是远城区,农村和新小区为主情况当然好,靠后的主要是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中招几率当然高。 毫无意义的排名、奖励,对社区工作人员也不公平。在初期,疫情严重与否主要靠运气,疫情越严重,后期社区工作越辛苦、越危险。幸运的却能拿奖,倒霉的雪上加霜,付出了牺牲还要上黑榜。 单纯以“无疫情”做奖励,额度还不低,动辄十万二十万,对社区工作者有一定诱惑力,就怕什么呢,可能催生出瞒报。假如今天刚授了牌领了奖,明天小区内出现发热患者,你说基层工作者是把奖金退回去,还是把人送医院去? 疫情尚未消停,就匆匆忙忙以归零为导向,是很危险的。病毒不给你讲指标,只讲自然规律。即便要表彰,应该在疫情结束后进行,那时候不会再产生为荣誉利益而瞒报的动力。 另外,目前还是抗疫攻坚阶段,还没到评先进开表彰会的时间,大量受害者还在深深的创痛之中,付出辛劳和牺牲的社区工作者也憋着一口气,很多疫情严重的小区不是他们工作落后,仅仅是倒霉而已,现在重奖那些幸运儿,就是伤他们的心。 形式主义一定会导向造假。最近武汉某小区“隔窗举报”,上了热搜,上了新闻,成为形式主义害人的鲜明例证。基层造假,不一定是基层人员有多坏,他们也都是趋利避害的普通人,更有可能是导向不正确。大领导来了要报喜不报忧,评优标准出了要力争上游,在这套游戏规则之下,稍有不慎就会遍地造假。 “无疫情小区”评比不是各区的自发行动,而是武汉市的总体导向,各区有大排名,直接上新闻。那汉阳、洪山等核心城区肯定靠后,无疫情小区比例只有个位数,偏远的新洲区能达到80%多,自然传播规律,这怎么比?难道汉阳、洪山活该倒霉受辱? 在后期工作中也非常令人担忧。大家都知道,游戏规则一旦定下,自上而下层层加码,导向压力会逐次强化,最后全落到了基层工作者身上。完全以归零为目标,可能导致非理性的过度防控。譬如无疫情小区不仅不让居民喘口气,反而为了保成绩而升级防控。疫情严重的小区则破罐子破摔,反正也拿不到奖。 现在不止武汉,全国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倒挂倾向,已经几乎没疫情的地方反而继续升级防控,让居民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了保住毫无意义的零指标,管控比有疫情的地方还严厉,给百姓生活造成不必要的困难,也严重影响着复工复产。 这就是,重病的到处跑,没病的吃猛药,你说后果会怎样?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假的,假的”,以后还会听到吗?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