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1 17:29:42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今曾 - 小 + 大
艾芬有两次发哨的经历。 第一次是艾芬发现病毒后,将报告发在了科室群里,提醒大家要注意保护自己。“造谣者”李文亮在群里发的截图,就是在艾芬这里领的哨子。 第二次是艾芬在3月2日接受《人物》专访,给大家复盘当时的真实情况,这次艾芬能站出来,面临的压力无法想象。这一次艾芬发哨子,大家吹响哨子,是在告诉某些人:一个都别想跑,也跑不掉。 艾芬两次发哨的结果怎么样呢? 艾芬第一次发哨,受到了约谈,用她自己的话来说:“约谈对自己打击非常大,整个人都垮了。” 第一次发哨,成为哑哨的标志性事件,应该是包含李文亮在内的8名“造谣者”上了央视新闻,这无异于全国“游街”。言外之意已经很明显了,就是警醒其他人这就是“造谣”的结果,是要被训诫的。 吹个哨就这么难吗?说句真话不可以吗? 艾芬第二次发哨,哨子在网上发布后,迅速被删除了。这一次,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将哨子传播给了更多的人,不断的接力转发。 可缺少大媒的传播,哨子的声音和哑哨无异。 我们不禁要问一句:艾芬两次发哨,为何都成了哑哨?这背后究竟是为什么?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 如果艾芬在造谣,被训诫没问题;如果艾芬没造谣,删帖又意欲何为? 如果艾芬第一次发哨,某些人的解释是怕引起恐慌。那么,试问,艾芬第二次发哨,被删帖,也是怕引起恐慌吗?这说不过去吧! 我之前写的《她的哨声,为何我们听不到?某些人就这么害怕吗?》中提到:让人说真话,天塌不下来的。相反,往往说假话,天才会塌下来,我们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吗? 为何都成了哑哨? 哑哨对谁最有利,就好好调查谁? 让哨声响起来吧!这哨声不是谣言啊!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下一篇:高福的罪恶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