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15 15:21:5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闲言 - 小 + 大
前几天,有中央指导组视察武汉开元公馆小区,有居民在楼房中通过窗户大喊,“假的,都是假的”。此声音引来了中央指导组的批示,随后当地开始了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活动。 经此整顿之后,不用说,当地居民的生活保障,尤其是开元公馆小区的生活保障肯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改善。而如媒体所说,事后当地安排人登门挨户拜访,征询3000多户居民的意见。 很显然,这敢于直呼“假的”,一举刺穿了形式主义的假面目,从而让小区居民的生活保障得到了彻底的提高,这武汉女子的功莫大也。只是,我一直没有弄明白,为啥要等中央指导组视察时,才大胆“告御状”呢?难道说居民此前没有反映过吗?或者是没有合法合理合适的渠道呢? 反正,这样的反映问题的方式,的确很另类,但是,也很有效。无独有偶,昨天网络上流传了一段视频也很有意思,夜幕下有一大堆人,有个声音说“我是应城副XX”,结果却引来了“下课”的回应。据视频的文字说明,是海山小区居民因为菜蔬的问题,在篮球场聚集。 今天,当地通过湖北日报公开回应了。疫情防控期间,(应城市)海山小区实行全封闭管理,并同步推行居民生活日用物资统一代购配送服务,由社区组织物业实施,严禁他人私自售卖生活物资。3月12日,业主程某以爱心菜的名义,联系商家到小区售卖蔬菜,被小区物业阻止并报警,防控巡逻队赶赴现场处置时,导致小区居民围观。事发后,应城市有关领导迅速赶到现场处置。20:00,小区恢复正常。 回应证实了3月12日,该小区19:30有众多居民聚集在小区篮球场。而在回应中,很清楚的写明,当晚应城市市委召开常委会议,针对居民反映的菜价问题,做出了决定。决定有增加保供市场主体,通过引入竞争机制全面降低主要生活物资价格,同时政府对参与保供的市场主体进行补贴,降低其运营成本。此外,该市成立工作专班,从生产基地采购一批爱心菜,直供城乡居民。 看完该市的决定,我非常的钦佩。既然居民反映菜价高,无非就是供应少,只有通过物业在一个超市采购,自然就很容易“垄断”出高价了。只要能增加供应的市场主体,那肯定对居民是有好处的,起码可以比较,可以选择嘛。而供应的市场主体多了,要想获得消费者消费,那就得竞争。有竞争,这总是好事。尤其是对已经宅家两个月的居民们来说,如今钱少心慌,能钱花得实惠,也是一种解脱和福利嘛。 至于,政府说要补贴,其实倒也没有多大必要,只要供应的市场主体多了,价格会降,而服务也会增值的。当然了,能够有补贴,让供应的市场主体增加利润,有动力继续为居民服务,也是大好事的。而专门采购爱心菜,这完全就是海山小区居民敢于争取权益的意外之得了。 到此,我就很纳闷。谁说当地不努力为居民服务?谁说当地各级不在工作状态? 要知道,从该地的这几项改进措施来说,完全能够有效的改善海山小区居民的生活物资保障需要。特别是,这些市场化,再加上公益性的福利,切切实实的能够让海山小区的居民体会到“温暖”。 不过,令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有效的有力度的措施,为啥非要如此被动呢?若当地早早的就出台了此类的措施,咋可能会酿成“聚集”的群体性事件呢?何至于引来当地领导干部连夜赶到海山小区去处置呢? 是消息反映渠道不畅通吗?是当地居民没有反映吗?还是反映的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呢?被中途“贪污”了,没有到达决策层的案头上呢?而从这雷厉风行,又极其有效的改进措施来看,似乎反证出当地此前的“决策”并不合理。比如说,缺乏供应的市场主体,没有补贴,没有爱心菜,等等。如此,也难怪在实际实施中,造成了物业与超市联手,而居民承受了高价菜。 当物业与超市能够“合法”销售高价菜时,受害的也就是居民们了。而若是有居民“私自”联系爱心菜或者其它供应,伤及既得利益资者(物业和超市),被举报或者打压也就难以避免了。好在,海山小区的居民能够勇敢的维护自己的利益,其结果总算是好的。 总而言之,面对新冠肺炎的肆虐,武汉湖北为我国,为世界做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在当地居民的生活保障上,在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上,当地有关部门就应该积极主动,想方设法来确保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正常。至少是别逼迫居民们“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否则的话,此风一开那就会没完没了。 不大喊,不聚集,就不改进,这种被动绝对是应该避免的。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