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食物中毒事件为复学安全敲响警钟

时间:2020-03-31 17:15:40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堂吉伟德 - 小 + 大

3月26日晚间,有网友在微博上称,“锦屏县一高中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件”。凌晨,记者从当地卫生健康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事发在贵州省锦屏中学,有199名学生出现身体不适,并有发热、腹泻等症状,经核酸检测及传统检查,与新冠肺炎并无关联,系因大肠杆菌引起,具体来源待进一步调查。(3月27日 红星新闻)

在全民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发生学生食物中毒事件明显不合时宜。学生最初所出现的发热、腹泻等症状与新冠病毒感染颇为相似,经排查与新冠肺炎无关,也算不幸中的万幸。时下,各地根据疫情防控的等级风险,正陆陆续续有序安排复学事宜,贵州省锦屏中学因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则为复学安全敲响了警钟。

疫情给学校带来了一个“超长假期”,有的低风险地区率先启动了限制性复学程序,但也多局限于初三、高三等少数群体,实行全员复学依然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先期的复学有很高的要求,当务之急就是落实好各种疫情防控的措施,避免造成群体性感染的事件发生。这是复学的先决条件,也是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在防控疫情的同时,也要同步做好食品安全工作,守好校园安全的防线。

这起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也有着必然性的因素。因疫情防控而减轻了对食品安全的重视,潜在的安全风险未被发现和排除。因疫情防控整合了所有的要素资源,包括专业的监管力量都把主要精力用在了防疫方面,对食品安全等其他安全的监督和管理,以及风险和隐患排查就存在缺失,比如疫情前准备的食材,因为保存期过长或保管不善,就可能造成腐败变质,如果没有被清理和处置,继续使用存在极大的风险。

每种食材的保管期有很大的差异,需要分类及时有效的处置,这需要商家自觉采取措施,也离不开其他责任主体的监督管理。以学校为例,校方管理人员和市场监督等执法部门,是否在学校复学之前,按照以往的惯例对食堂安全进行检查验收,对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是此次事件所引发的思考。

问题恰恰在于,因为疫情的影响改变了开学的时间节点,打扰了各种工作安排和措施落实,也给食品安全隐患的发生留下了空间。大家都集中精力去给学生测体温、发口罩、部署间隔一米的课桌,却没有安排足够多的力量在复学前,开展其他安全的检查和隐患的排查,对食品加工的过程缺乏监督,“餐前试餐制”“校长陪餐制”“留样待查制”等制度也没有落到实处。

这就要求,在更大范围内的复学之际,不能重视了疫情防控而忽视了其他安全,而应全面重视和一体化开展,一个程序也不能少,一个环节也不能省略。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无症状感染怎么管

下一篇:把深圳写成湛江:环评抄袭暴露了“纸糊的关卡”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