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帖 |  手机版| 登陆 | 注册 | 留言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当前位置: 首页 > 权益关注 > 文章

后浪不需要你送的沙滩墓穴!

时间:2020-05-05 19:47:2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Fourth citizen - 小 + 大

各位,好久不见。在消失的这段时间,我和大家一样或多或少、主动或被动的关注着舆情事件。想说的太多,也正是因为想说的太多导致不知道该怎么安排。不过今天是实在忍不住要出来说两句废话。

这两天,许多人包括我的朋友圈、空间、微博等社交平台都被一个声称要献给所有中国年轻人的视频所刷屏。今天想谈一谈关于这个视频,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当这个视频声称要献给所有中国年轻人的时候,它意味着什么呢?

第一,是所有,所有这个词说明着这个视频的内容经得住不同职业、不同性别、不同生长环境下的年轻人的解读和评价,囊括的点要很全面,不能有明显的疏漏。

第二,是中国。它是要献给中国年轻人的,不是献给其他国家和其他时代的年轻人,内容不能脱离中国语境。当然这也就为其内容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国家主义、民族主义做好了铺垫。

第三,是年轻人,这和第二点基本相同,也就是限定了受众范围。告诉年轻人这是给你们看的,你们要明白我们的用心良苦,这视频是为你们量身打造的、为你们好的。

同时,这三点也带来了问题:如果视频内容不能做到囊括所有、不能立足中国现实、不能建立在充分了解年轻人的基础上,就是个失败的表演。

以上是在没有看完整个视频内容前,我个人的直观感受,我也很渴望被视频内容所打脸。可惜我看完了整个视频,以上的感受和判断基本没有动摇。

打开视频第一眼,果然是经典中国特色的宏大叙事框架,无论是视觉上的剪辑、转场、字体造型、光影效果,还是听觉上的背景音、主讲人的语调,都在极力营造一种严肃、不容挑战的氛围,这是整个视频的基调。

你能说这是错的嘛?当然不能。这没有错,但足以让人反感,不知道你是否有我同样的感受——等同于在消费流水线上生产的千篇一律的消费品。但再次强调,这不是错,只是招惹反感。

好了,继续看下去。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主讲人先是表达“那些说着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是不对的、而我不属于他们、我是羡慕你们的”这种态度,之后又反反复复的告诉你们,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时代、你们有各种各样的资源可以享用、你们有自由的选择权。

那么,我们先来解构一下这套话语。

第一,主讲人先是为你们展开对立关系、点明有人瞧不起你们但我不是那些人的一员,把自己从你们的对立面里跳出来,为自己向你们灌输他的观点打开了一道便利之门。这错了吗?似乎也没有,演讲常用手法而已。

第二,我可能要说一点东西。对于主讲人的观点,我承认——这个时代的确有着很多资源,但我不认为我们有自由的选择权,这个时代也不是什么好时代。为什么呢?我不是悲观,而是因为实在没有任何一个靠得住的论据来支撑他口中的这些沉甸甸的皇冠。

正是因为有太多的资源摆在眼前,唾手可得,不用思考和探索,只需要打开手机,连上WiFi,登陆B站这样的网站,就可以得到你想要的各种知识。的确B站在一定程度便捷了你的生活,但是主讲人说的资源越多、机会越多并不意味着对于所有人而言这就是最好的时代,因为这是不均等的分配!蛋糕大是大,但切蛋糕的不是我们。

何况这种资源的多、机会的多,可能仅仅是自我感动。说到这里,也等于顺便揭露这个视频的本质目的——它不是为了鼓励年轻人,不是为了启发年轻人,它只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意识层面的引导赚年轻人的钱。说白了,它仅仅只是一个广告而已,普通人不必自我高潮、自我感动和自我审视。

再回到自由这个问题上,我难免觉得主讲人是否有些幼稚可笑,既然你知道你面对的是所有年轻人,面对的是一群富有叛逆精神的年轻人,你怎么敢说出很多人在童年时就进入不惑之年、可以自由探索自己兴趣这种话,您真的了解中国年轻人的成长经历吗?

您要知道当中国数千万的留守儿童和打工族子女看到您的这些话他们会怎么想,是会感动得流泪?还是破口大骂您虚伪?

是您说的要面对所有年轻人,您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您视频中那些有钱有权、生活在上海北京这类城市、不愁吃不愁穿、外表光鲜的年轻人,您面对的更多的受众是占了绝大多数比例的、整天熬夜加班996、睡不好觉、被房贷车贷压着喘不过气的、生活在三四线小县城的年轻人,还有那几千万的留守儿童和打工族子女,当然前提是这些孩子能够拥有您所声称的自由选择权来观看您的这部视频,可能他们连一部手机都没有。

好了,让我们回到正题。主讲人之后呢,又给年轻人们戴上了高帽,说起了漂亮话。他以一种自以为谦卑的态度去称赞年轻人所做出的成就。漂亮话谁都喜欢听,特别是意气风发、富有理想主义精神的年轻人。

可是这种赞扬是不单纯的,因为赞扬就暗示着你按照他说的这些做才是正确的。果然话头一转,错的例子就出来了——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这句话就等于直接地告诉你嘲讽和否定就是弱小之人,说了半天,终于说到了这句话,也难为主讲人的层层铺垫了。

当然他还提到了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表扬,这可能也是一种对他自己的夸赞吧。如果按照这种逻辑,历史上诸如雨果、尼采、鲁迅这类的文人应该被打上历史的耻辱柱,那些被资本家剥削的工人岂敢反抗?我们的革命前辈是不是应该奉行犬儒主义、就那么跟着北洋军阀或者新军阀凑合凑合算了?荒唐至极的胡话。

努力有千万种,努力的同时也可以抱怨,抱怨不代表没有努力,更不是您眼中的小人。批判和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行动,尤其是和溜须拍马对比。

在视频的最后,主讲人说出了我最不能忍受的一段话,这段话是整个视频中我认为最虚伪和最不要脸的一段:

“因为你们  这世上的小说电影音乐中表现的青春  不再是忧伤  迷茫而是善良勇敢无私无所畏惧  是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此表达方式和之前我所提到的一样,他暗示你忧伤迷茫的主题是不应当登上主流台面的,跟他所说的小人是一回事。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在结尾,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做相互矛盾、左右逢源和又当(婊子)又立(牌坊)。

整个视频都在告诉你什么是对、什么是不对,什么是君子、什么是小人,什么样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向你介绍了一套标准和体系。最后在结尾来了一句:你们不必活成我们想象的样子。为了避免招致部分年轻人的反感,还特地加上了一句“如果你们依然需要我们的祝福那么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对不起,年轻人——起码我不需要这么卖力、虚伪、油腻的祝福,您自己留着吧。我不敢喝下这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比起骂杀我更恐惧捧杀。

年轻人有他们的判断,有他们自己的思考,而这个时代到底有没有给年轻人这些思考和判断生存的空间呢?答案只有年轻人自己清楚,我们还没有找到答案,前浪们就想告诉我们你们不用找了、我们给你创造了。

我们看到的是五四节——这个本只属于我们的节日,被前浪们掌管和利用,年轻人就坐在台下听他们说话、看他们表演,偶尔上台接受他们的奖章。五四过了,该996的还是996,该继续玩乐的还是继续玩乐。

言以至此,这场“演讲”只是一个企业的商业广告而已,仅此而已。展开来说,它是个优秀的广告,是场高级的营销,是回劣质的演讲,是低智的措辞堆积。

年轻人当然需要鼓励,但年轻人需要的是真诚的鼓励,而不是“摸摸头”、“你真棒”这类的管教话语。脱离现实的创作不如停止创作,如果前浪们还在想方设法地投喂年轻人,那么年轻人可能真觉得前浪们该羡慕我们的年轻了。

前浪是怎么死的呢?我们都知道是死在沙滩上。沙滩也就是对岸,有的人到了对岸以为自己得到了真理就引诱着后浪,殊不知他们已经“死”了很久很久。

对不起,视频之外还有很多的人,我们拒绝被代表,这份礼物请收回。

(另外声明下,我对何老师本人,始终持有尊重态度,本文提到的“主讲人”概念仅针对视频中的特定角色,并非对何老师本人的看法,谢谢。)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觉得这个帖子好,那就赞赏鼓励一下小编吧!
赞赏
取消

感谢您对人民之声网的支持!

扫码支持
谢谢您的支持!

打开微信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赞赏哦

上一篇:“一张罚单管一个礼拜”只是“不规范行为”?

下一篇:从五一到五四,这样的价值观不应该被传递……

发表评论提示:欢迎网友积极发表您的真知灼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用户名密码 匿名 匿名发表 验证码
  共有 0 条评论
 |   QQ:1195527324  |  QQ群:743026760  |  人民之声网  |  联系电话:13775848088  |  投稿邮箱:1195527324@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