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5-11 12:02:14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博士学者圈 - 小 + 大
五四青年节,印象中,最深刻的应该是鲁迅写给青年的这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1 刷屏的一则视频《后浪》,是B站(Bilibili弹幕网)献给新一代的青年宣传片,在央视一套播出,并登陆《新闻联播》前的黄金时段。 奔涌吧,后浪!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中! 宣传片中,年轻人的生活是环球旅行和蹦极跳伞,肆意舞蹈尽情畅快,人人心里有火,眼里有光,拥有着最最蓬勃的朝气。 主讲人何冰更是句句铿锵掷地有声: 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 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 自由学习一门语言、学习一门手艺、欣赏一部电影、去遥远的地方旅行。 很多人,从小你们就在自由探索自己的兴趣…… 然而正值五四青年节,在社交论坛上,《后浪》的评论区却彻底成为冷气制造机。 很多网友表示看不懂,宣传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让我们环游世界吗?环游世界要钱啊,我只想涨点工资。 有人说,看时很燃,看完无感。片子里的世界是他人的,和我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除了热血,还得立足世界。 《后浪》中说到,更年轻的身体,更容得下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 但是,实际上今天网络上的青年让人感到战栗。 多元的文化审美并不存在,价值观更是单一。 不和谐的声音会被追着骂十条街,直教噤声或者炸号。 多位教师过往言论屡屡被挖坟,更被种种渠道威胁和举报,脑残粉的那一套愈演愈烈,所有人都被无差别对待。 于是网友冷嘲热讽,被阉割的中文舆论世界和创作环境,只不过是苟且。 前浪只需说一句“涨房租”,就可以让后浪哑口无言。不敢谈理想,如履薄冰。 同时,这则视频也激发了很多自媒体人义愤填膺地抨击, 被冠以双手奉上的科技繁荣和文化繁荣的这届年轻人,其实又有多少人可以享受并且参与呢? 一出盛大的、虚伪的奶嘴派对,请你清醒些,后浪! 只能在爱好这样狭窄的渠道中寻找知音,这一届的年轻人未免惨了。 臭味十足的《后浪》,就是中年人献给年轻人的大型油腻演讲。 资本为了迎合年轻受众,用种种溢美之词来打鸡血,真实谄媚现场。 《新京报》更是撰文,《什么“前浪”“后浪”,还是思考一下何为“青年”》。 1939年,5月4日被定为中国青年节。 2020年的五四青年节,却要重新定义思考青年人? 主讲人何冰作为一个“前浪”,向“后浪”满是溢美之词。 弱小的人,才习惯嘲讽和否定;内心强大的人,从不吝啬赞美和鼓励。向你们的大气致敬。 因为你们,这世上的小说、音乐、电影所表现的青春,就不再是忧伤迷茫。 冠以内心强大的美誉,再剥夺忧伤迷茫“负能量”的情绪,青年只配拥有“正能量”。 在积极进步探索科学的青年精神难寻的今天,跪下来的无脑歌颂和谄媚更加可怕。 2 被割裂的年轻人,后面藏着割裂的世界。 首先,来谈谈这段视频。 《后浪》既然作为宣传片,完全可以把它作为广告片来看。 更加准确一点说,这是B站立足于1.3亿年轻用户,同时想去吸纳更多流量的广告片。 既然是广告片,那就要让你的受众群体爽啊。 《后浪》的具体受众是家庭条件良好或优越的,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和爱好,自由地接触网络并且玩转其中的部分中国青年。 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一个宣传片引起了如此大的讨论时,无疑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简直赚大发了。 但是,当这则视频在其他平台,特别是在诸多官媒上面进行放送时,其中的意味就发生了变化。 看起来那样激荡人心,却没有真正抵达人心。 有人说,全篇金句迭出句句善意,其实不过就是朋友圈的装修材料。 还有人说,希望社会前辈给我们的是精神价值,中肯的建议和鼓励,而不是权力的更迭。 虚无式喊口号的高潮迭起,热血爆棚的文案再加上激情澎湃的配乐,看完后,就觉得自己就是历史河流中的一股巨浪,誓要压倒前浪。 而且,有些年轻人已经意识到,自己不过就是历史河流中的一滴水,再微小不过。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后浪,有的人还没掀起浪花,便被淹没在了人海之中。 特别是疫情之下,面临毕业的870万毕业生,他们该怎么办? 打完鸡血,就面临着毕业后的北漂沪漂和深漂。 甚至当《后浪》中让人心向往之的生活摆在面前时,首先激发的就是生存问题的探讨。 我认识两个小朋友,去年刚刚从985大学硕士毕业,一个文科一个工科,她们在毕业之后,不约而同地选择做了一件事,攒首付买房。 25岁的女生,刚刚毕业就准备开始买房。因为租房漂泊的焦虑,所以希望尽快上车。 买完房呢,还房贷,每个月拿出一半的工资出来还房贷,生活上精打细算。 然后到了一定年纪,跳槽去国企或者考公务员。 这样安排的人生,简直完美。既是她们的希望,也是家长的希望。 要问为什么这么早就开始背负房贷,回答是所有的人都是这样过日子,早一点下手还可以坐等升值。 我觉得有一点悲伤,从朝气蓬勃的青年,变成面目模糊的社畜,只有一个房贷的距离。 这是年轻人的困扰,也是所有社会中底层的困扰。 在埃菲尔铁塔下跳舞,穿着汉服周游世界,在CBD商业区无惧他人目光cosplay。 对于绝大部分的中国年轻人来说,宣传片中生活,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何冰说,看着你们,我满怀羡慕。 其实,电脑前面的我也羡慕。 不需要担心衣食住行,无忧无虑的玩耍,挑战种种极限,生活精美得像橱窗中展示的样本,谁不羡慕。 当青年人只拥有《后浪》中全世界去疯去玩的价值观,分享小众乐趣,那么,被奶头乐圈养的青年人,也只会走向另一个堕落的极端。 柴静说,没有深夜痛哭过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后浪》中,没有肆意挥洒过的年轻人,不配当青年。 不要轻易去看《后浪》,只让人自惭形秽。 新一代青年的献礼,变成了一部分人的自娱自乐。 3 有人说,现在的年轻人,似乎变得很难骗了。 比如,热爱爬山的王石在接受访谈时表示,现在的年轻人太急躁,没想好自己的目标之前,应该先做公益或是探险,别老想着赚钱,别被一些东西困住。 网友表示不服,现在的年轻人在没想好自己的目标前,应该先去找一个好岳父。 比如,当何冰在《后浪》中大声喊出,你们只凭相同的爱好,就能结交千万个值得干杯的朋友,你们拥有了,我们曾经梦寐以求的权利——选择的权利。 网友说,我们唯一可以选择的是早上的煎饼果子要不要多加一个鸡蛋。 不管是指责还是夸赞,不管是高姿态的教育或者刻意的谄媚,都让人感觉到了生理性的不适应。 正如,知道了那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 这届年轻人已经举起双手投降,他们只想过物质条件好的日子。 肩负巨大的生活压力,没有希望的上升渠道,年轻人变得战战兢兢畏首畏尾。 巨大的贫富差距,让他们甘心于佛系或者奶头乐,社会失去活力。 积极创新探索的青年精神被折叠起来,被审核挤压的舆论环境让这一切变得更糟。 歌颂青年的过来人创造了笼子,青年人也画地为牢甘做困兽。 从庸庸碌碌佛系生活,到沉溺游戏人间,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 觉醒之路,还有多远呢?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