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02 17:40:06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铁树开花123 - 小 + 大
近几天,大小城市的地摊经济、马路市场一下子活跃起来,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路旁,小道上,那些往日里被城管撵得东躲西藏小商小贩们,脸上挂着坦然的笑容,大声叫卖,此起彼伏;顾客们挨肩摩踵,熙熙攘攘,一片繁荣兴旺的喜人景象! 这一切,都缘于有关政策放宽。中央文明办发出指示,在今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明确要求,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李总理在讲话中也说,保留地摊经济,给底层民众一点温暖! 但是,有人说,这种地摊经济的放开,只能是暂时的。这是今年疫情过后,经济下行,民生维艰,开放地摊,乃纾困的权宜之计。一旦经济恢复,困难过去,此类马路市场、地摊经济,依然是要取缔的! 愚以为,此类地摊经济不能取消,只能放开!既然群众很欢迎,市场有需要,经济能搞活,生活很便利,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地摊经济发生的问题,可以加强管理,因势利导,而绝不能用行政权力,暴力打压,争来了虚荣的面子,丢掉了实惠的里子! 地摊经济最大的问题,就是阻碍交通,影响市容,搞乱环境卫生。就为了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庞大的城管执法队伍,戴大盖帽,佩红袖章,瞪大警惕的眼睛,在大街小巷四处巡查,驱赶商贩,夺秤杆,掀柜台,扣车辆,忙得不亦乐乎。几位商贩正在路边卖东西,一声“城管来了!”商贩们就吓得屁滚尿流,逃之夭夭。在城管的努力下,大街上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真是“文明”了,但却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和困难! 多年来,大小城市取消了地摊经济后,往往是在城里的某个比较偏僻的地方,划定一个菜市场,将所有的小商小贩统统驱赶到这里。大都是三五里地建一个菜市场。好像是集中经营,集中管理,菜市场环境再差,影响不到市容;秩序再乱,影响不了交通。 但是,这种集中经营的菜市场,有许多弊端。一些固定商贩可以正常经营,而那些临时商贩,还有卖自家农产品的农民,路途太远耽误时间,找不到场地无法经营。商贩太多,造成拥堵和混乱。一句话,不利于市场经营! 更主要的是,给人们购物带来极大的不便。一些上下班的职员,一些匆匆回家的人们,在马路市场路过,顺便就能买到所需菜品,回到家里不耽误做饭;甚至有人开着轿车,在大路边喊一声,就能一手交钱一手购物,迅速开车回家。 而如果到几里外偏僻的菜市场,汽车拥堵进不去,好不容易进了市场,买了菜开车出不来。回到家再做饭,恐怕上班要迟到了! 这一切困窘,有了地摊经济、马路市场,就迎刃而解了! 经观察,地摊经济的主要参与者,首先是农民兄弟。他们把家里储藏的吃不完的红薯萝卜白菜粮食等,起五更拉到城里,在地摊上卖掉,有些蔬菜瓜果如果卖不掉,就要烂掉扔掉。 其次就是一些商贩,也是起五更到一级批发市场批发一些蔬菜瓜果及一些日用杂货,到马路市场售卖。还有一些烧烤、小吃、食堂店铺,在夜晚将桌子伸到外边路旁,是为夜晚地摊经济,等等。 这些地摊经济,除了少部分商户收入不菲外,大多数就是赚点小钱,贴补家用,维持生活。他们起早贪黑,没明没夜,又苦又累,小钱到手,欣喜异常。有些人就是凭这点小钱,供儿女上学,给亲人看病,让一家人吃饭!多少年来,他们还得不断经受城管执法人员的冷眼、呵斥、驱赶、处罚! 现在,通过一场疫情的洗礼,我们的终于明白了,开始放宽政策了! 愚以为,这种地摊经济的放开,不能只是权宜之计,而是长远之计,地摊经济要成为常态!实践证明,地摊经济可以活跃市场,平抑物价,便于流通,方便百姓,最终有利于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既然地摊经济有如此好处,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呢?为什么要出动城管执法人员,不断予以“围追堵截”,必欲彻底封杀而后快呢? 对地摊经济,关键问题是要“疏”,而不是要“堵”。 首先是阻碍交通问题。其实,马路市场,并非就是在马路上摆摊,而是在马路边上,人行道旁。占道经营,并非占住交通要道,堵塞道路。城管执法人员应当划出一定的线路,让商贩集聚一起,货架地摊摆放整齐有序,既不能阻碍车辆通行要道,也不能阻碍人行出入。个别违规者要予以处罚教育。只要加强管理,交通问题可以解决。 还有一个让人头疼的,就是环境卫生问题。尤其是瓜果蔬菜的买卖,菜叶果皮杂物容易丢弃一地,弄脏环境,很不雅观。但只要加强管理,也容易解决。可以让商贩自己清扫,也可以收取一定的卫生费,雇人清扫;或者政府开资,由环卫工人清扫。 当然,无论如何加强管理,只要长期开放地摊经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问题。交通不便、环境脏乱,可能会经常发生。也可能不符合某些人的文明、整洁、整齐划一的思路。但是,为了发展经济,活跃市场,方便群众的大局,“面子”上受点损失,生活上有点小麻烦,不是值得的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地摊经济应当长期存在,不断发展,不断改进,老百姓的生活才会有“源头活水”! |
责任编辑:大地风雷 |
上一篇:我正式进入「结婚冷静期」
共有 0 条评论 |